简介
哲学往往让人觉得太抽象、太难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将抽象和复杂的哲学概念视觉化,即使没有哲学专业背景,也能精准掌握各种重要哲学思想核心。作者从我们经常接触的议题切入,让我们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充满了各个时代哲学家留下的智慧结晶。 本书系统性地挑选了2500年以来50位重要的哲学家,从苏格拉底到当代《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每个哲学家介绍其2项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涵盖了理解世界的角度、探索人类的本质,以及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正义等议题。 哲学不是答案,而是不断对人生发问。本书对提升大众的哲学思维、逻辑能力有很大帮助。从柴米油盐、爱恨生死到人生哲理,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这里通通有解!
作者介绍
小川仁志 出生于1970年。京都大学法学系毕业,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所博士后学程毕业。是一位研究人类文化的博士和哲学家,担任过山口大学国际综合科副教授、德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副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面向公众的哲学普及工作,成为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他曾在商业街举办“哲学咖啡厅”,实践亲近市民的哲学活动。 主要著作有《哲学的教室》《哲学的教室2:让人生更淡定的15堂课》《当工作、人生遇上瓶颈,就请教亚里斯多德老师》《一天一点笛卡儿》《超译“哲学用语”事典》《政治哲学第一步 关于“正义”的23个问题》等。
部分摘录:
苏格拉底——无知之知 人为何要谦虚? 一般都说谦虚很重要,这到底是为什么?自信十足不是件好事吗?要思考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概念可以派上用场。
苏格拉底现今虽然被称为哲学之父,但他原本只是个平凡的石匠之子。然而有一天,苏格拉底听到了一个惊人的传闻——他的朋友在德尔菲神庙听到了神谕,内容居然是“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聪明的智者”。
苏格拉底为了弄清这道神谕的真假,四处请教当时被称为智者的人,结果他发现没有一个人能给他满意的答案。
这时苏格拉底发现,被称为智者(sophist,也叫诡辩学者)的人,其实只是装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实际上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至少自己有自觉,明白自己一无所知,所以比他们更优秀。因为不懂装懂,便失去了学到更多的机会。
相比不懂装懂,承认自己的无知,更进一步求知,就有机会增加知识,变得更聪明,可以更接近真理。这就是“无知之知”概念的意义。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问是一时之耻,不问是一辈子之耻”。
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是谦虚的重要性。因为唯有谦虚,而非不懂装懂,才能吸取新知识。人当然应该要有自信,但绝不能因此变得傲慢。有自信与面对求知的谦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都对自己的研究自信十足。不过那是谦虚地持续探究智慧所带来的自信。不思进取,只知道毫无根据地骄傲自满,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奖的。
苏格拉底并没有得过什么奖,却成为了哲学之父,留名青史。这并不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优秀,而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要谦虚。
苏格拉底——对话 为何提问很重要? 人们常说提问能力非常重要。在商场上如此,在学校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的社会似乎并不欢迎提问。开会时,如果提出问题,有时还会招来白眼。在学校,如果有同学提出问题,甚至会把老师吓一大跳。但一般又说提问很重要,这是为什么呢?要思考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的对话可以派上用场。
苏格拉底晚年,因为腐化青年思想等理由而受到审判。不过苏格拉底只是到处向人提出问题而已。他抓住每一个年轻人,不断地提问。因为他认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就能接近真理。这就是对话。
而且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能立刻说出答案,而是让对方有机会自行思考。如果一下子说出答案,对方就不必思考,也就没有思考的机会了。结果就只是被动地聆听,这样是不会有帮助的。只要想想我们在学校听课的消极模样就可以明白了。
如果没有人提问,只是老师单方面地讲课,学生就只会糊里糊涂地听。从这个意义来说,老师应该多多提问,不要单方面地灌输知识,而是协助学生自行思考。
苏格拉底的对话也是协助对方自行找出答案,就像协助生产一样,因此也叫作“助产术”。据说被苏格拉底提问的人,会像被电鳐电到一样受到刺激,因此苏格拉底也被比喻为电鳐。由于会刺激年轻人,这样的行为被当局视为一种危险,但苏格拉底绝不退缩。
如果不穷追不舍地提问,就无法接近真理。不仅如此,甚至没有机会去进行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提问如此重要。
在会议上也是,如果不提问,企划能力将无法获得改善。在学校如果不提问,就无法解开疑问。从明天开始,请鼓起勇气举手提问吧!通往真理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