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从中世纪哲学的大背景开始,系统地介绍了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主要是哲学家——的思想,不但包括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邓·司格脱、奥康等大家的思想,也包括相对而言不太知名但具重要性的一些思想家,如教父大巴希尔、伪名丹尼斯、苏亚雷等的思想,此外还包括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马西利奥,以及科学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思想,共约40人。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重视背景介绍,包括时代背景与个人生活背景,一个人的思想总是与时代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了解清楚这个对于了解其思想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这样的背景往往比较有趣味,可以减少纯粹分析思想所产生的晦涩,且会增加可读性。二是文笔比较通畅。哲学思想本来就比较枯燥乏味,而中世纪的思想更是以枯燥与晦涩闻名,因此缺乏可读性。本书力图避免这个缺点,以通畅的文笔、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思想家们的人生与思想,以使读者们更好地理解之,同样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三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突出。思想家们的思想一般而言都是相当丰富的,本书没有全面但大而化之地讲述这些思想,而是抓住重点,并且比较深入地分析这些重点的思想,使作品不但有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
作者介绍
文聘元,1992年、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分别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作家出版社,1997年《西方哲学》(四卷),香港明窗出版社,2003年《话说西方》(十二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三重精彩——笛卡尔的人生、著作与思想》,商务印书馆,2016年《地中海战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
部分摘录:
中世纪哲学的大背景之一:历史大背景 从本章起我们将讲述中世纪哲学的三大背景,现在先来讲述第一大背景,即中世纪的历史。
从某种角度说,中世纪也许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时代。
由于这个“乱七八糟”,我们无法用十分明晰的语言来说它。但是我希望我们能从这堆乱麻中找出它的线索来,让我们对于中世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中世纪这个词是文艺术复兴时期的人想出来的。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天才人物,如伟大的艺术家达· 芬奇、米开朗其罗等,也有一些不错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这些艺术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伟大成就,也看到了这以前,自罗马帝国崩溃后有千年之久欧洲成了文化沙漠,他们认为自己不是那文化沙漠的儿子,而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之子,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古典时期,而将那以后直到文艺复兴前的时代称为“中世纪”,即“中间的世纪”。
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世纪高不成低不就,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世纪而已。
把中世纪看作一个文化退化时期,对西方这种由先进而优美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倒退到野蛮落后的文化荒漠时代感到痛心疾首,可以说是西方人的普遍心态。黑格尔也持着这种典型的心态,他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讲到中世纪时,有这样的话:
“单把中世纪叫做野蛮的时代,那对于我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那是一种独特形态的野蛮,不是纯朴、粗野的野蛮,而是把最高的理念和最高的文化野蛮化了。这正是最丑恶形态的野蛮,并且是一种歪曲,甚至用思想对绝对理念加以歪曲。” 28
这种心态也许是我们自己也有的:当我们想起汉唐盛世,那时中华民族领先西方何止百年,此后直到明朝,我们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如今天的西方世界。然而,清之后,我们不但落后了,且几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饱受西方列强的侵侮。一想起这段历史来不由不心痛。西方人也是这样,一想到中世纪的黑暗,想到自己的历史不是由光明走向更光明,而是由光明堕入黑暗,心中不由不哀叹几声。
中世纪貌似是一个历史的退化期,同时又像上文所言,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年代。这段时期,西方世界像团乱麻,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段历史线索复杂、头绪繁多,大量宗教的、政治的、军事的事件混杂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中间没有个主线,所以更显杂乱无章,就像以前西方的国家中主要只有希腊和罗马,现在一下就冒出了许多新国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国,如公国侯国伯国之类,加在一起成百甚至上千,开始在历史舞台粉墨登场,表演自己的角色,要把这些一一写出来岂是容易的事呢!
但不管容易与否,我们都是必须做的。至于怎样做到这一点,那第一步就是要给中世纪乱七八糟的历史绘出一幅大致的轮廓来,让我们看清楚中世纪大致是什么样的。这就像在一间黑屋子里点上一支蜡烛一样,即便是一支光很微弱的蜡烛,也能使我们看到屋子里的大略情形,而不是漆黑一片。中世纪正需要一支这样的轮廓之烛,因为它正被称为“黑暗的世纪”。
但怎样才能找到这个轮廓呢?我们可以先说明中世纪有哪几件大事、哪几条线索,它们就是我们走向黑暗的中世纪的几条大道,循着这几条大道,我们可以了解中世纪整个的历史。
通过仔细的查探,我找到了几条这样的大道:
一是封建制的兴衰。封建制是我们人类历史的主要社会形态之一,中国有、西方也有。古罗马是西方的奴隶制时代,中世纪就是西方的封建时代了。这也是中世纪的基本社会特征,通过对封建制的形成、发展与衰落的了解,我们可以了解整个中世纪基本的历史轮廓。
二是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现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西方大国都名声响亮,但当我们讲希腊的光荣、罗马的伟大时它们在哪里呢?——它们还没有诞生呢!至于它们的诞生,这就是中世纪的事了。
三是基督教的兴起、强大,最后成为整个西方的精神统治者。我们知道,现代西方文明的神髓就是对基督教的信仰,古罗马后西方精神的发展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是对基督教的接受、崇信与走向部分的怀疑与批判的历史,其中中世纪的精神史则是对基督教的接受与崇信的历史。
我们先来讲讲前两项内容,首先要说的就是西方封建制的兴衰。
在讲封建制的兴衰之前,我们先来讲述一下这中世纪是如何来到我们面前的吧。
第一节 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讲中世纪的到来,要从西罗马帝国的崩溃说起。
我们知道,罗马帝国一度是辉煌的,统治了几乎整个西方世界数百年之久,是古代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征服者。它的远祖据说是特洛伊人,具体来说就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女婿埃涅阿斯。经过数百年征服,到公元1世纪左右的图拉真时代已经建立了东起直通波斯湾的美索不达米亚,西到西班牙,北至不列颠和达西亚,南包埃及的庞大帝国,地中海已经变成了罗马不折不扣的内湖。
与在武功上的隆盛相比,罗马人在文化上虽然也可称发达,但缺少创造性,连神都直接来自希腊人,只是改个名字而已。对此罗马人自己也是承认的,但他们并不以之为耻,反而很是自豪。为什么呢?因为罗马人虽然文化比不上希腊人,然而讲到武功之隆盛,那就远非希腊人可比的了,就像伟大的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第六卷中,埃涅阿斯的父亲安喀塞斯在地府中对儿子说的那样:
毫无疑问,别人
会把青铜像铸造得精美无比,
会把大理石刻得栩栩如生,
会在法庭诉讼上说得头头是道,
会用规尺计量天体的运行,
会预告星辰的升起。
但你们罗马人呵,
却要牢记以威力统辖天下万民。
这正是你的天才所在——
在世界推行和平之道,
对驯服者宽宏大量,
对桀骜者严惩不贷。 29
罗马先是共和国,后来从凯撒和奥古斯都开始慢慢走向了君主专制,成为了罗马帝国。在帝国的众多统治者中,最有名的是“五贤帝”,即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 庇护和马可· 奥勒留,他们的统治是罗马帝国征服的顶峰。这五个人的最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兼皇帝马可· 奥勒留去世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康茂德。他与父亲太不相像了,他的父亲智慧、贤明而勇敢,是个相当理想的贤君,但他却愚蠢、懒惰而昏庸,是个典型的昏君。从他之后,罗马帝国就江河日下了。
从这时候起,帝国的大权就落到了那些由屋大维建立起来用以保卫皇帝的禁卫军手中。他们现在与其说是皇帝的保卫者,不如说是伤害者,甚至随意立帝废帝。例如公元235年到284年这49年间,他们废了足足24个皇帝。这些皇帝当然只是禁卫军的木偶而已。这情形一直持续到3世纪,这时总算来了一个有本事的皇帝——戴克里先。他除了大力整顿衰退的帝国之外,为了更好地治理,还把帝国划分为东西两部,于是原来统一的罗马帝国现在分成了东罗马与西罗马。东罗马包括希腊及其以东的地方,西罗马则包括意大利及其以西的地方。东罗马由戴克里先自己治理,西罗马则交给他的一个部将,也称为皇帝,只是西帝要服从东帝。后来,当君士坦丁做了皇帝后,在小亚细亚半岛的西端建了新都“君士坦丁堡”,东西罗马从此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国家。
中世纪的到来就是从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开始的。
这个西罗马帝国又被称为“真正的罗马”,它的地盘在今天的西方、它的文化传统也是地道西方的,至于东方的东罗马,它已经成为一个半东方式的帝国了。
西罗马帝国如何崩溃了呢?原因并不复杂,无非是两个:一是内忧,二是外患。
所谓内忧,前面说过,马可· 奥勒留之后,罗马皇帝大权旁落,连皇帝的废立都被禁卫军控制,就像在我国东汉末年被宦官们控制一样。这样国家就没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于一个像罗马这样面积庞大、民族众多的帝国,这是致命的弱点。在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之后,东罗马成了帝国重心,治理他的皇帝,像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也不是那么昏庸无能,还能支撑下去。而西罗马的皇帝则一个比一个无能,帝国也就一天比一天无力了。这就是内忧。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西罗马内忧重重时,它又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外来浩劫。
这场浩劫的发起者是一个我们中国人熟悉不过的名字——匈奴。
匈奴本来是生活在我国北面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身着短衣,从小生活在马背上,个个都是勇敢的战士。像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的爱好一是打猎,二是征服。他们的首要目标当然是南面的中国,这在我国的战国时代就开始了,秦始皇筑长城就是为了阻拦匈奴人的南侵。但到了汉朝,我们就不是被动阻拦,而是主动攻击了。西汉东汉与匈奴之间的大战、班超、卫青、霍去病这些抗击匈奴的汉朝大将的名字以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们早就熟悉了。总之,这些匈奴人最后被我们汉朝的祖先们征服了,他们原来生活的蒙古大草原也成了大汉的国土,匈奴人最后也融化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但这些只是“总之”或者“大概”,匈奴人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国已经被消灭、同化了。但他们并没有真的消失在世界历史舞台。在汉军的不断打击之下,许多匈奴人被迫西迁,把原来生活在那里的大月氏人赶走,那些月氏人只好也往西逃,他们到达印度北部后征服了那里的大夏国,大夏国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印度后产生的希腊化诸国之一。匈奴人继续东进,经过漫长的岁月,最后到达了遥远的西方世界,在那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样,倘若超越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怪的互相追赶的队形:最后面是追击匈奴人的汉朝大军,匈奴人的前面先是月氏人,月氏人逃入印度后,匈奴人前面就是西方的日耳曼人了。这些其祖先从前被汉朝军队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匈奴人,到了西方可是如虎入羊群。一位历史学家是这样描述这些匈奴人的:
“一经激发怒,他们就奋起作战,排着楔形队形,发出各种狂叫声,投入战斗;他们敏捷灵活,有意分散成不规则队形,兵锋所至,杀戮骇人。他们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家,没有法律……他们没人能说出自己的起源,因为母亲怀他在一处,生他在遥远的另一处,抚育他又在更远的一处。” 30
他们在俄罗斯大草原上三下两下就将生活在最东方的西方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打得四散奔逃,东哥特人只好往西飞逃,这下,生活在他们西面的西哥特人就倒了霉了,在东哥特人的攻击之下——东哥特人为了从匈奴人那里逃命不得不将阻拦他们逃跑的西哥特人打垮。这些西哥特人怎么办呢?他们只好也往西逃,在他们的西面就是曾经伟大的罗马了。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中有一张图表,说明了匈奴人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通过一条怎样的路线从中国一直打到西罗马帝国的。 31
这些被东哥特人逼得走逃无路的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请求避难。罗马人看到他们可怜的样子,又知道他们其实也是不错的战士,可以代罗马人守卫边疆,就同意了,让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这是公元376年左右的事。
罗马人把进入罗马的西哥特人当奴隶来使唤,残酷地压迫、剥削他们。西哥特人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与罗马军队开了战,曾经强悍无比的罗马大军如今在西哥特人面前却不堪一击,公元378年,在亚得瑞安堡一役中,罗马军队惨败,他们的皇帝瓦鲁斯也被赶到一间茅屋里,活活烧死了。
从此,原来对罗马大军心存恐惧,不敢放胆攻击的东哥特、西哥特等“野蛮人”开始肆无忌惮地向罗马帝国展开了攻击,由此展开了西方历史上新的一页。
西哥特人攻入意大利后,罗马人抵挡不住,只好献上大约五千斤黄金、三万斤白银、四千件丝袍、三千件皮衣,还有三千斤辣椒求和。西哥特人暂时答应了,但才过了几年,又兵临罗马城下,这次他们毫不手软地发动了总攻,打下了罗马城。
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沦陷了。
后来这些西哥特人又占领了帝国在西班牙和高卢西部、南部的领土,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之后,另一支日耳曼人汪达尔人也攻入了西罗马,他们一直打到非洲,在北非原来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这些汪达尔人后来又横渡地中海,像西哥特人一样打下了罗马城,他们可没有西哥特人那么“文明”,在他们的大劫之下,罗马几成废墟。
现在英文里还有一个词“vandal”就来自于汪达尔人,意思大家不难猜测,就是恶意破坏、摧毁文物之意。
经过这些野蛮人的破坏,罗马帝国元气大伤,奄奄一息。
但罗马帝国最后的毁灭者不是罗马的“外敌”,而是“内奸”,这“内奸”就是罗马军队内部的日耳曼禁卫军。
像我们前面说过的,这些日耳曼人势力日渐强大,最后大到连皇帝的废立都要由他们说了算。一开始他们还是让罗马人来做皇帝,自己掌握大权就够了。后来他们发觉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自己做皇帝来得痛快。
于是,公元476年,罗马日耳曼军人的首领奥多亚塞,据说他也可能是个匈奴军人,废黜了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罗慕洛斯· 奥古斯都。
这样,“伟大的罗马”在诞生了千年之久、称雄了数百年之久后终于寿终正寝了,它的离去标志着西方历史上一个新时代——中世纪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