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医治受伤的自信-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年前 (2022-06-30) 175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自信是我们人格的一大基本元素,
>自信的缺失或扭曲,会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上疑虑重重,
>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生活上的伤痛,
>使我们害怕做错事、 害怕被论断、 害怕爱别人、 害怕被爱……
>最终,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书旨在帮我们从自信受伤导致的恶性循环中释放出来,
以教学的方式介绍了诸多简便而易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为世界各地的心理专家广泛采用,
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已被证实,
我们将从中学会更爱自己,学会勇于行动,
学会敢于在他人面前坚立自己。
翻开这本书,我们将踏上一段确切有效的治愈之旅!

作者介绍

弗雷德里克•方热 Frédéric Fanget
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任教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著有《医治受伤的自信》(Oser. Thérapie de la confiance en soi)等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弗雷德里克•方热是人称“综合型”的治疗师,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通过行为疗法来改变自己,通过认知疗法来理解自己,利用存在和冥想疗法来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

部分摘录:
儿童自信心解读 我会不会把缺乏自信的特质传给孩子?许多前来咨询的母亲们都常常会提出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呢?首先,她们确实应当加以注意,因为毫无疑问(也不用羞愧),父母对孩子自信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我还是要迫切地告诉您,即便您自己缺乏自信,您还是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帮助您的孩子获得健康的自信心。
童年在自信形成中的角色 儿童的自信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周围人们的态度(主要是父母,但不仅是父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ahl)和雅各布森(Jacobson)两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一批小学生参加了一场评估学习能力的考试。考试后,心理学家把孩子们分为两个班级:A班聚集了所有高潜力的孩子,而B班的孩子则潜力较低。学年末,他们给两个班的孩子做了与当初相同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原本就很有潜力的A班孩子们取得的进步远大于潜力较弱的B班孩子们。
您是否认为这个测试结果没什么可值得惊讶的?没错,不过心理学家向老师们撒了个谎,事实上,孩子们是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班级的,A班和B班里潜力高和潜力低的孩子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次实验得出一个令世人震惊,也涉及伦理范畴的结论:真正影响儿童学业进步的是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意见与期望。预先被视作资质欠佳的孩子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此我并不是要对教师们提出质疑,因为父母的态度似乎并无二致。您可以把上述实验的结论存记在心,在日常生活中谨慎对待既定成见。
大量聚焦儿童成长的心理学著作都曾深入探讨身边人物对儿童自信形成的作用,在此我不作过多的引述,读者们可参照附录中的书目选择阅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作者均一致认为,一个人的自信心从早年就已开始建立,且在其童年的每个阶段都在不断成形。
这些主要阶段包括:
► 8—12个月,出现分离焦虑。在这段时期内,儿童意识到自己和母亲是不同的个体。当母亲离开身边,或当陌生人接近他时,他就会相当不安。所以,这时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在某种程度的安全感中度过分离阶段,以此为他健康的自信打下良好基础。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çoise Dolto)建议,家长应针对这种分离使用一些专门“用语”,如“我今晚下班就回来接你”。
► 通常在2岁左右时,孩子突然开始学习说“不”。这一阶段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儿童正是在这时开始明白,并非所有事都办得到,并不是什么都能做,也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获得。于是,挫折感便会产生。这一阶段里,他同时也会开始与他人对立,习惯性地向父母说“不”。此时,应当尊重孩子的对立需求——即使是以略带夸张、讽刺的意味——因为如此便会让他们确立自己有独立人格,从而建立自信。
► 接下来就是心理学家所称的“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在3—5岁出现。此时的孩子开始进入性别认同的过程。
► 青春期。这一阶段极为关键。这时,对立机制再次出现,伴随而来的还有自身人格创造机制。这一过程由三个步骤组成: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将您的某些特质化为自己的特质,抛弃您身上的其他特质,然后进入介于同化和弃绝之间的第三个层面,开始创造出自己的人格,真正地建立起自信。所以,请让您的孩子以您为参照,自由地找寻自己的位置、发现自我。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您必须竭力保持坚强的内心,因为忍受青春期少年的对立并非易事,尤其当这种对立变得相当激烈时。不过,我们之后也会谈到,面对有些行径,您不需忍耐。
童年在自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得到详细阐释。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造成自信缺失的所有成见。此外,若您对您自己的童年和刚才提到的各个阶段感兴趣,那么第二部分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您的下一代。
需要警惕的自信缺失迹象 与成年人类似,儿童的自信缺失也会在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 第一,如何看待自己和自我形象;
► 第二,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和能力;
► 第三,如何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的社交接触。
儿童如何看待自我形象 当孩子用负面的话语谈及自己,尤其当他们认为自己不如朋友们时,应当引起注意。可能用到的话语如“我没有某人帅/漂亮……我太瘦了……我太高了……太胖了……我的鼻子太……不够……”等。这里我们看到,比较式的评价已经开始出现了。
当孩子虚构其他的家庭关系时,也必须加以注意。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是大思想家的儿子,或者他们的爸爸以前踢足球得过冠军,他们整个家族历来都是贵族,又或者他们是自带超能力的外星人……这些孩子要靠天马行空的故事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如果这种现象较为短暂或只是偶发,那么您不用担心。但当他长期藏身于幻想的家庭环境中,并且否定自己真正的出身,那么情况就有些棘手了。他可能会抗拒父母平凡的出身、父亲的低学历或不体面的职业。请与他坦率地交谈,帮助他接受现实。
儿童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无论孩子到了什么年龄,他对待失败的态度都须引起父母的注意。从幼年时起,他就可能在坐旋转车时抓不到绒球(6),在学校里成绩不佳,交不到朋友等。面对这些挫折或困难,缺乏自信的孩子很快就会崩溃、放大事情的严重性,而成年后就会质疑自己的价值。所以,教会他如何处理失败与困难尤为重要。
儿童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孩子的社交接触,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他是否缺乏自信。若确实如此,他会离群索居,拒绝与人接触。他也可能被别人使唤掌控、表现消极、被人利用,甚至成为学校天井里众人欺侮的对象。若情况相反,孩子自信满满、只通过控制他人和暴力方式表达自己,那么您不能只看表象,也要格外小心。有时,这些问题会发展到拒绝上学、彻底孤立的程度。所以,请千万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社交恐惧症或抑郁症。
如果为人父母的您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专家有关儿童自信问题的推荐书籍。但在这之前,请先阅读下文的一些建议,它们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下列建议并非完整讯息,在此之外还可对儿童的自信机制做出大量分析。针对所有相关建议,我总结出了以下三大核心:
► 成为具有健康自信的榜样;
► 教导孩子建立无条件的自信;
► 以“家长”的态度对待孩子。
成为具有健康自信的榜样 当您自己不断进步、信心商数持续增加时,您的孩子就极有可能与您一同进步。面对一位不知会否将自信缺失传给下一代的母亲,最好的回答就是建议她自己努力增强自信。
若您深知自己有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那么您可以告诉孩子,您会对这些问题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求不受其过多的影响。由此,您的孩子就会明白,他不需要以您的全部特质都作为榜样、毫无间隙地全盘接受,而是在自我定位时吸取您的优点,同时与您的缺点保持距离。您对自己的批判式话语(正面意义的“批判”)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定位自我。
教导孩子建立无条件的自信 ► 接纳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 向他表示,无论他的成绩如何,作为父母,都会爱他到底;
► 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羞辱他、贬低他的价值;
► 勿用恶言攻击他的成绩或他的行为;
► 让孩子知道您按他的本样完全地接纳他。
当然,您一定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高、学业进步,但这只是期望而已,无论他的行为如何,您都会永远把他看作您的孩子。通过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态度,您的孩子就会习得无条件的自信,这种自信不再取决于他的行为和学业表现。这并不是要让孩子天天拍着胸脯自豪不已,而是因为如果没有无条件的自信,我们就会被生活中的失败和不测所牵制。不过,您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建立有条件的自信,让他领会到活出自己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多么值得自豪的事。要做到这一点,用真正的“家长态度”对待他是一大关键。
以“家长”的态度对待孩子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毫无亮点,但近几十年来,我们早已发现,许多家长都变成了孩子们的伙伴。通常,这些家长的父母都曾十分专制,以至于使下一代变得非常幼稚。在心理学上,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杠杆式现象,一个人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另外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父母的角色是极为多面化又难以拿捏的。但请不要泄气,因为即使作为心理专家,我自己有时也很难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遵守下面的这些“规矩”。我恳切地希望您不要在阅读本书时有受挫感,请把这些罗列出的建议视作小贴士,它们是为了帮助您,而不是为了追究您的错处。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