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三国不演义-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022年6月30日

简介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关于这一时期的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演义小说层出不穷,是非真假难以辨别,三国的真面目也逐渐被读者忽视。本书是《大唐兴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觉仁全新力作,力求解开历史事件的背后之谜,还原从东汉末年到吴国灭亡这一百年的真实三国历史。
刘关张桃园结义是个美好的虚构故事 《三国演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在桃园里结拜为兄弟。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不知感动了多少后人,也写尽了中国人特有的“忠”与“义”。 《三国不演义》:史料中并没有出现过这个热血的故事,它只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但不论是否结义,历史上的刘、关、张的确亲如兄弟。《三国志·关羽传》就称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寥寥数语,道尽三人深厚的感情。
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无关 《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后毫无悔意,对身旁的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无法容忍曹操的残忍,恨他是“狼心之徒”,最终选择背叛离开。 《三国不演义》: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是因为一个叫边让的人。曹操诛杀了多次讥讽自己的边让一家,这件事激起了陈宫的愤怒。再加上陈宫本人性格正直刚烈,他担心自己迟早会得罪曹操,便与其他同样看不惯曹操的人一拍即合,共同推吕布上位。
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纯属虚构 《三国演义》:白马之战取胜之后,关羽拒绝了曹操的所有赏赐,决定北上寻找刘备。离开曹营后,关羽跨越“千里”,上演了一段“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典情节。 《三国不演义》:得知关羽离开后,曹操只是叹了口气说“勿追也”,并未派兵追赶。此外,当时的袁绍大军与曹营所在的官渡,距离也就一百多里。关羽要去找刘备何须“千里走单骑”?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那么辛苦?
翻开本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刘备、诸葛亮……

作者介绍

王觉仁 知名畅销书作家,影视编剧,传统文化研究者,多年致力于历史研究,代表作有《大唐兴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兰亭序杀局》(已改编成影视作品)、《大汉天机》。 王觉仁梳理了《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按时间顺序、用通俗有趣的语言,重新讲述了一段真实的三国史,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刘备、诸葛亮……

部分摘录: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在这个世界上,宗教和政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有时候甚至很难分清。
宗教许诺来世的天堂,政治追求今生的乐土,共同点都是对现实不满。一般而言,宗教的下手处,是消灭自己灵魂的罪恶;而政治的目标,则是要消灭这个世间的罪恶。然而在历史上,二者经常混淆不清。政治一旦披上拯救苍生的外衣,就会化身为宗教;宗教倘若丢掉爱与慈悲的精神,就会蜕变成政治。
说白了,政治利用宗教洗脑,看上去就尤其吸引人;宗教利用政治杀人,成效也会特别显著。
而东汉末年,我们中国的张角大师,显然也深谙此道。
十余年间,他利用宗教特有的魅惑力量吸引了许许多多善男信女,然后等时机渐渐成熟,就以政治化、军事化手段把万千徒众打造成一个严密的组织。他按照区域,把信众们划分为三十六方,所谓“方”,相当于分舵,也可以理解为军区。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任命一个统帅。
为了区分敌我、亮明旗号,也为了彰显“黄天”必然取代“苍天”,所有太平道信众一律以黄巾裹头,故号“黄巾军”。
作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特工部门或者说谍报工作自然是标配。张角手底下有一个叫马元义的分舵舵主,大概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此人建立的谍报系统,居然渗透到了洛阳皇宫中——灵帝刘宏身边的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就被他发展成了卧底。
一切准备就绪,张角向数十万部众下达了行动口令: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岁在癸亥。甲子,就是次年,这是中国古代历法中新一轮干支的开端,在张角看来,这显然象征着新的天命。
确切的起义时间,就定在甲子年(公元184年)的三月初五。
外有建制化的几十万部众枕戈待旦,内有中常侍这样的高级间谍做内应,张角即将发动的这场起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会一举颠覆东汉王朝。
然而,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意外会发生,不管概率多小,它总会发生。
在张角的几十万信徒中,终究还是出了一个叛徒。
此人名叫唐周,于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春上书告发了马元义。刘宏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杨赐和刘陶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赶紧下令抓捕了马元义,并处以车裂(五马分尸)之刑;同时展开大搜捕,不论官民,只要信奉太平道的,一律处死。据说,仅在京师洛阳就杀了一千多人。
眼看天机已泄,张角立刻抛弃了温情脉脉的宗教人设,由“大贤良师”摇身一变,成了霸气侧漏的“天公将军”。他的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三弟张梁称“人公将军”。
是年二月,张角提前起兵。一声令下,三十六个军区数十万部众同时响应。
黄巾之乱就此爆发。
一个金戈铁马、征战杀伐的百年乱世就此拉开了序幕。
黄巾军起兵后,四处攻城略地,州郡官兵莫之能御,纷纷弃城而逃。旬月之间,洛阳北面的幽州(今河北北部)、冀州(今河北中南部),西南面的帝乡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东南面紧邻的颍川(今河南禹州市)、汝南(今河南平舆县西北)等州郡相继失陷。据说,安平国(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甘陵国(今山东临清市)两地的亲王甚至被当地的变民给绑了,直接送到了张角面前。
一时间,朝野震动,天下骚然。
刘宏万般惊骇,慌忙把自己的大舅子、时任河南尹的何进擢升为大将军,命他率禁军在都亭(京郊驿站)一带布防,同时分兵进驻洛阳外围的函谷、伊阙、太谷、广成、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个险关要隘,共同拱卫京师;稍后,又命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兵分三路征讨黄巾军。
可是,没有钱是打不了仗的。皇甫嵩直言不讳地上奏皇帝,请他把小金库里的钱拿出来,充作军饷。
若是平时,谁敢打自己小金库的主意,刘宏一定会让他提前退休。但值此社稷存亡之秋,尽管刘宏很不情愿,可掂量一下轻重后,也只好忍痛割肉。
钱有了,皇甫嵩又说军中缺战马,要求征用皇宫马厩里那些膘肥体壮的宝马良驹。刘宏也没辙,只能照办。
是年四月,皇甫嵩、朱儁出师,兵分两路进击颍川。朱儁迎面碰上黄巾将领波才,双方展开遭遇战,朱儁失利,被迫退却;皇甫嵩遂孤军进驻颍川东北面的长社(今河南长葛市)。波才旗开得胜,自信心顿时爆棚,率部将长社团团包围。
孤军深入,又身陷重围,此乃兵家之大忌。皇甫嵩的部众人心惶惶,都觉得这回死定了。不过,皇甫嵩却很镇定。他知道,眼前的对手虽然来势汹汹、挟新胜之威,但终究只是一群不懂兵法、缺乏战争经验的暴民而已。对付他们,皇甫嵩心里还是有底的。
果然,当他登上城楼,举目朝波才的营地望去,便忍不住笑了。
这群草包!他们居然把大营扎在了一大片茅草地的边上——只要拿火把一扔,不就可以火烧连营,把他们全都烤熟吗?
当然,要火攻,还得有风。
幸运的是,此刻,皇甫嵩身旁的一杆汉军大旗正在大风中猎猎招展。
波才,是你自己蠢,那就别怪我下狠手了。
当天深夜,趁黄巾军酣睡之际,皇甫嵩派遣了一支突击队,手执火把,策马直扑波才大营。同时命部众登上城墙,配合突击队鼓噪呐喊,制造大军合围的声势。
行动开始后,一切不出所料,当睡梦中的波才及其部众猝然惊醒时,周围已是一片火海和震天的喊杀声。黄巾军瞬间溃散,争相逃命。紧接着,皇甫嵩又亲率主力杀到,早已魂飞魄散的波才根本无力抵御,只好带着残部仓皇逃窜。
就在这场歼灭战接近尾声之际,一位年轻将领恰好率一支轻骑赶到了战场。
他是得知皇甫嵩被围,拼了老命连夜赶来救援的,不料刚一到,人家就打赢了。史书没有记载这位年轻将领此刻的心情,不过我想,在庆幸官军得胜之余,他一定多少有些失落。
憋足了吃奶的劲头一拳挥出,结果却打在了棉花上——不,是连棉花都没打着。
如果只是错过一次战役,这种失落感很快就会过去,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好几年时间里,这个年轻人的满腔报国之志,却一直派不上什么大用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将在不短的岁月里始终萦绕着他。
直到有一天,他把一个叫刘协的落魄天子从残破的洛阳接到了许都,属于他的时代才终于来临。
说到这,想必读者早已猜出这个未来的弄潮儿是谁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曹操。
眼下,他的职务是骑都尉,官秩二千石。级别虽然不算低,但在此时的大汉帝国,年轻的曹都尉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当然,锥处囊中,迟早是要刺破麻袋露出锋芒的。而到了锋芒毕露的那一刻,它就不再是一把锥子了。它将成为一柄利剑,一柄令天地为之变色、历史为之改辙的倚天长剑……
当年五月,曹操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乘胜追击,大破黄巾,斩杀波才、彭脱及部众数万人,接连克复颍川、汝南和陈郡(今河南淮阳),官军士气大振。
正当皇甫嵩等人扫荡河南战场时,卢植也在河北战场连战连捷,击溃了由张角亲自率领的黄巾主力。张角被迫退守广宗,发誓要在此血战到底。
卢植率部进抵广宗城下,将张角包围。他一边命部众沿城墙四周挖掘壕沟,防止张角突围,一边加紧制造攻城云梯,准备一鼓作气,彻底歼灭张角。
可就在决战前夕的节骨眼上,卢植的大营来了一位朝廷特使。
他叫左丰,是灵帝刘宏的贴身宦官(时称小黄门),此行是奉旨前来监军的。这一幕,想必经常阅读中国历史的读者都不会陌生,甚至常看古装片的观众都能猜出下面的剧情。
左丰一到,卢植的属下就劝他赶紧给姓左的包个大红包,否则这尊瘟神肯定会搞事。可是,卢植却一口回绝。
众所周知,卢植是东汉末年一代大儒,为人正直,品行高洁,日后叱咤风云的公孙瓒、刘备早年都是他的学生。不仅如此,他下马可读书、上马可杀贼,就在不久前刚刚平定了九江、庐江一带的叛乱,可谓文武双全。所以,张角才会跟他一交手就被打得找不着北。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低三下四去跟宦官行贿?
左丰在军营里等红包,可左等右等,最后连个红包皮都没见着,一怒之下回了洛阳,对皇帝说:“广宗那伙贼人,分分钟可以灭掉,可我们卢大指挥能打却不打,出工不出力,怕是要坐等老天爷打个雷劈死张角才算完。”(《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正直的将领在前线浴血奋战,卑鄙的宦官在背后造谣中伤,然后还有智商不在线的昏君坐在大殿上。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刘宏很生气,一纸诏书把卢植扔进囚车,拉回了洛阳,立刻判处死刑,只是念在他过去功劳的分上,“减死一等”,相当于给了死缓。
卢植进了大牢,可仗还得接着打。刘宏很快就任命了一个新的前线总指挥。
这个人就是董卓。
此时的刘宏当然不会知道,短短几年以后,这个董卓就将成为大汉帝国的掘墓人。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长年在西北边陲与羌胡打交道或打仗,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三国志》就称其“有才武,膂力少比”。据说打仗的时候,这家伙经常背着两个箭囊上阵,然后左右开弓,嗖嗖连射,一副很拉风的样子,令羌胡闻风丧胆。
桓帝时期,董卓曾入朝担任羽林郎,此后辗转边境各地,历任军司马、县令、都尉等职,还当过西域的戊己校尉。黄巾起义这一年,董卓官居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刘宏任命他为东中郎将,命其出征河北。
平心而论,刘宏选中他并没什么问题,毕竟董卓也是刀尖上滚过百儿八十回的老将了,打起仗来怎么也得比文人出身的卢植给力吧?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