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生命的探问-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年前 (2022-07-01) 143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在经历创伤后,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弗兰克尔年轻时经历战争,一家人经历了很长的集中营生活,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集中营内丧生。
他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他经历了人类最悲惨的经历。
他从集中营获救 11 个月后,在维也纳工人区奥托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在讲座中,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关于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
“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本书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其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失去自由、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希望、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凡事都有可能。
1.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遗珠之作,简体中文首次引进出版!
2.由心理学大咖,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协会创立者,李仑老师亲自翻译、导读!
3.弗兰克尔提供了一条寻找希望的路,哪怕是在那些最黑暗的时刻。——《纽约时报》
4.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
5.“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6.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作者介绍

弗兰克尔(1905—1997)出生于维也纳。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1930 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二战后担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教授。
他创立了“意义疗法”,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承受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也留下了人性最富光彩的见证。
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出版 24 种语言,全球销量逾1000万册。

部分摘录:
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上) 在今天,谈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只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及如何让这种谈论成为可能。在某些方面,今天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再一次可以自由地谈论如此之多的事情——那些与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以及人的尊严有内在联系的事情。然而,在其他方面,我们很难谈论意义、价值和尊严。我们必须问自己:今天还能如此轻易地使用这些词吗?这些词的真正含义难道没有受到质疑吗?近年来,我们难道没有看到太多的负面宣传对它们想要表达的或曾经想要表达的一切进行抨击吗?
实际上,最近几年的宣传反对任何意义,反对存在本身的价值,因为存在本身已经受到了质疑!事实上,这些宣传试图证明人的生命是无价值的。
自康德以来,欧洲思想成功且清晰地陈述了人类的真正尊严:康德本人在他的绝对命令[1]的第二条表述中说,万物皆有价值,但人还有尊严——人永远不应该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体系中,欧洲的大多数劳动者已经变成一种手段,变为单纯的经济生活工具。工作不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也不再是生活的手段,甚至不再是为了获得食物的手段,而是一个人和他的生命、他的活力以及他“作为人的力量”,工作变成了一种目的。
接着,战争爆发了。在这场战争中,这个人和他的生命甚至成了死亡的手段。然后是纳粹集中营。在集中营里,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只配得上死罪的人,也被充分利用到了绝对的极限。生命是多么地被贬低,人类是多么地被贬低啊!为了便于我们做出判断,请试着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打算以某种方式利用所有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利用他们的劳动力,让他们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是因为考虑到,这比立即杀死这些囚犯,甚至喂养他们一辈子更明智。在纳粹集中营里,我们不是经常被告知,我们“不配喝汤”吗?这种汤是作为一天中唯一的一餐分发给我们的,而我们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换取它。我们甚至还要在不值得被可怜的同时,被迫做出优雅的姿势,接受这个不应得的“礼物”:当汤被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时,每个“犯人”必须脱帽致敬。就像我们的生命根本不值一碗汤一样,我们的死也不值一颗子弹,只要一些齐克隆B(Zyklon B)就可以了[2]。
最后,是在精神病院。在这里,很明显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不再具有“生产性”,那么即使只是以最悲惨的方式活着,他也会被宣布为“不配活着”。
但是,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在那时,即使是谬论也在被传播。这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在人们的生活态度中,几乎没有任何相信意义的可能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典型的战后时期。虽然我在这里用的是一个新闻术语,但当今普通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被最准确地描述为“精神被轰炸了”。这本身已足够糟糕,更糟糕的是,我们同时在被压倒性地支配着,与此同时,我们会感觉自己依旧生活在战前时期。原子弹的出现加剧了全球范围内对灾难的恐惧,一种世界末日的情绪占据了即将结束的第二个千年。我们已经从历史中知道了这种世界末日的情绪,它存在于第一个千年的开始和结尾。众所周知,20世纪有一种“世纪末日”的感觉,这并不是唯一的失败主义,所有这些情绪的根源在于宿命论。
然而,有了这种宿命论,我们就无法进行精神重构,因此我们必须暂时克服它。但是在这样做时,我们必须牢记一件事:今天,我们不能乐观地把近些年的变化所带来的一切都交给历史。我们变得悲观,变得不再相信进步本身,不再相信人类的高级进化可以自动成功。盲目信仰自动进步已经成为今天那些自鸣得意的自大分子的问题——这种信仰是反动的。今天,我们知道人类能做什么。如果人们在过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现在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心理差异,那么对这种差异的最好解释如下:在过去,激进主义一直与乐观主义相结合;而现在,激进主义需要悲观主义。因为今天,每一次冲动的行为都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产生:没有任何形式的进步是我们可以信赖的。今天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决定了什么是“进步”以及“进步”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识到,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内心的进步,而大众的进步最多由技术的进步组成,只有我们生活在技术时代,这种“大众的进步”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
我们现在的行为只能来自我们的悲观主义,我们仍然只能从怀疑的角度把握生活中的机会,而以前的乐观主义只会使我们陷入自满并引发宿命论,尽管会陷入一种乐观的宿命论。但是,请给我一个清醒的行动主义,而不是玫瑰色的宿命论!
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念应该有多么坚定,才能不被这种怀疑和悲观粉碎。如果这种信念能够接受和承受这种怀疑与悲观,我们又该如何无条件地相信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此时此刻,当我们只能将信念诉诸理想主义或热情时,却发现所有的理想主义都已如此令人失望,所有的热情都已被滥用。最有可能找到理想主义和热情的是年轻一代,但是现在这一代人,今天的年轻人已不再有任何榜样。这一代人不得不经历太多的外部的动荡,而动荡的后果则是内部的崩溃。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我们不能如此理所当然地指望他们保持理想主义和热情。
几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方案、口号和原则都完全丧失了信誉。任何事物都无法生存,因此,当代哲学认为世界是没有实体的,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通过这种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通过“新客观主义”的清醒性,我们发现目标已不再是“新的”,而是变老了,我们必须为新的人性而奋斗。过去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无疑使我们不再抱有幻想,但它们也向我们表明,对人类而言,什么仍然有效,它们告诉我们,一切取决于个人。毕竟,一切过后剩下的是人,其他的一切无论是金钱,健康还是社会关系,都已化为虚无!人类不仅在最近的、过去的肮脏中生存了下来,也被留在了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中。(例如,在巴伐利亚的某个地方,一位营长偷偷地用自己口袋里的钱,到附近集镇的梅西街为“他的”俘虏买药;而在同一个集中营里,集中营的长者自己也是一名囚犯,他却用最骇人听闻的方式虐待集中营里的其他囚犯。这一切都取决于个人!)
剩下的只有人——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在那些年里,他几乎失去了一切:金钱、权力、名望;生活、健康、幸福;虚荣、野心、人际关系;等等。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问题。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被烧焦了,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化为了灰烬。归根到底,人还是他原来的样子:只是群众中的一员,因此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是一个无名氏,是一个无名的东西,这个“他”现在变成了一个囚犯编号。否则,他就会成为他本质上的自我。所以到最后,是不是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做决定呢?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因为“存在”(人类的赤裸归咎于此),只不过是一种决定。
然而,帮助人类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因素是他人的存在,特别是榜样的存在。这比任何谈话或写作都更有成效。因为存在总是比语言更重要。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他人的存在”这一事实是否比写书或做讲座重要得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存在行为中实现这些内容,实现的方法也更有效。
当然,那些能够只因存在而起作用的模范人物是极少数的。我们的悲观主义知道这一点,但这正是激进主义与悲观主义同时存在的很重要的原因:这恰恰构成了少数人巨大的责任。一个古老的神话告诉我们,世界的存在只建立在36个人真实存在的基础上。只有36个!虽然是极少数人,但他们确保了整个世界道德规范的存在。这个故事还在继续:一旦这些个体中的一个被识别出来,可以说,在被周围环境和人类同胞注意到之前,他就被“孤立”了,然后马上就“死”了。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表达,我们就不会存在理解偏差:一旦注意到榜样中有任何教育倾向,我们就会开始感到愤恨,因为人类不喜欢像孩子一样被教导。
这一切证明了什么?过去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们确定了两件事:第一,一切都取决于个人,不管他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同伴;第二,一切都取决于每个人是否用行动(而不仅仅是言语),创造性地使生命的意义在他自己的存在中成为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近代的消极宣传,即反对“无意义”的宣传,我们希望新的宣传方式必须首先是充分表达个人观点的,其次是积极的。只有这样,它带来的整体影响才是积极的。
我们最初的问题是:在哪种意义或精神层面上,一个人现在仍然能够成为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倡导者。但是,当我们谈到存在的意义时,存在的意义便受到了质疑;一旦我们明确地问起它,不知为何,它就已经被怀疑了。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怀疑很容易导致绝望。在决定自杀时,人们就会产生这种绝望的念头。
我们在谈论自杀时,必须区分四个基本的内在自杀意愿的产生原因。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第一,对一些人而言,自杀可能是一种后果——主要不是精神层面的,而是生理层面、身体层面的状态的结果。这类人包括那些经历了生理折磨导致的精神状态变化并试图自杀的人,他们几乎是迫不得已这样做的。当然,这种情况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外。
第二,一些人自杀的决心大小取决于自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那些想报复别人的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复仇导致其他人的余生都被负罪感所累,他认为其他人必须为自己的死亡感到内疚。我们在考虑生命的意义时,也必须排除这种情况。
第三,有些人的自杀欲望来自对生活的厌倦。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疲劳是一种感觉,感觉不是原因。一个人感到疲倦,感到筋疲力尽,并不能成为他们停止前进的理由。相反,一切都取决于坚持是否有意义,克服疲劳是否值得。这类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有关生命意义的答案,即让他们在持续厌世的情况下继续生活的答案。因此,这并不是对继续生活的反驳,这类人只有在认识到生命非必要条件的意义时,才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第四,事实上有些人属于这一类,他们寻求自杀,因为他们不相信活着的意义,不相信生命本身的意义。这种动机导致的自杀通常被称为“资产负债表自杀”。因为这种情况几乎是由所谓的消极生活平衡造成的。这类人会创建一个“资产负债表”,比较他们所拥有的(贷方)和他们认为应该拥有的(借方)。他们会计算、权衡生活还欠他们什么,以及还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好处,然后他们计算出的负值将诱使他们自杀。为了探究具体的计算过程,现在,我们开始检查这张资产负债表。
通常,贷方列有所有的苦难和痛苦,借方列有一切没有得到的幸福和好运。但是从根本上讲,这种逻辑如果用于衡量人生,是不正确的。因为俗话说:“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享乐。”在存在与应当存在的双重意义上,我们都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任何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人,不妨参考一位俄罗斯实验心理学家的著作,他曾经在书中证明,通常人们经历的不满意的感觉会比快乐的感觉多得多。因此,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只为了享乐而生活。但享乐是必要的吗?是生命的全部吗?让我们想象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在行刑前几小时,他被告知可以自己决定最后一餐的菜单。看守进了他的牢房,问他想吃什么,比如各种美味佳肴,但是这个人拒绝了看守的所有建议。他心里可能在想:“是否把美味的食物塞进胃里完全无关紧要,因为几小时后,我就会变成一具尸体。甚至大脑神经是否还能感觉到快乐似乎也毫无意义,因为两小时后,我的身体将永远被摧毁。”
每个生命都将面临死亡,如果这位死刑犯的想法是对的,那么所有的生命都毫无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只为快乐而奋斗,只追求尽可能多的、最高程度的快乐,我们就会发现,快乐本身不能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因此,缺乏快乐也不能剥夺生命的意义,这在我们看来应该已经很明显了。
有一天,一个自杀未遂的人告诉我,他当时的想法是先出城,然后饮弹自尽。但在实施时,由于时间太晚,有轨电车已经停运,他觉得有必要打车,这时,他发现自己为不想把钱浪费在乘坐出租车上而烦恼,最后他不可避免地因自己在临终前还会有这种不安而失笑。对这个一心想自杀的人来说,在面对死亡时吝啬金钱,一定是毫无意义的。
泰戈尔把人类对追求生活幸福的失望表达得多么美妙,他在这首诗中这样说道:
我睡去,
梦见生活就是享乐;
我醒来,
看见生活就是责任;
我工作后领悟到,
原来责任就是快乐。
通过这一点,我们表明了将在今后的研究中指引我们进步的方向。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生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巨大的义务。生活中当然也有快乐,但生活中的快乐不能被追求,不能被“意志化”为快乐,相反,它必须是自发产生的。事实上,它确实是自发产生的,就像一个自然出现的结果一样。幸福不应该也永远不会是一个目标,它只会是一种结果。在泰戈尔的诗中,结果被称为责任(我们将在后面对此定义进行详细阐述)。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如何,所有为幸福而奋斗的人,都注定会失败,因为通常好运只能落在自己的怀里,永远不能因被追求而得到。索伦·克尔凯郭尔说过一个睿智的寓言:通往幸福的门总是“向外”拉开的,也就是说,当人们试图推开通往幸福的门时,它反而会关上。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