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善战者说-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2年前 (2022-07-01) 169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没有一家企业不面临竞争,也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战略。
2020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因时因地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智慧如何帮助企业增长?
作为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兵法,《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推崇,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与深刻。它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换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战争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本书作者在军事科学院从事了10年的战略与兵法研究,在北京大学从事了16年的战略与领导力教学,具有军事学与管理学的双重背景。在26年研读《孙子兵法》的基础上,作者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核心的12个理念,分别从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五事、七计)、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以及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将道)入手,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系统阐述了《孙子兵法》之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应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

作者介绍

宫玉振
军事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EMBA学术主任。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著有《管理的历史维度》、《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美国陆军领导力手册: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领导的技能、策略与方法》(译著)等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和全军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军事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优秀教学奖、EMBA优秀教学奖等。

部分摘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什么东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应该抓住哪些要素呢?孙子的回答是“五事”,也就是五大战略要素:“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天、地、将、法,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关键战略要素。正是这些基础性的因素,为战争的取胜提供了深层次的支撑,决定了军队和国家的命运和最终结局。道、天、地、将、法,这大概是孙子最广为人知的理念了。即使你以前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你可能也听别人讲过这些理念。
“五事”之中,第一个要素是“道”。什么是“道”?
中国人特别喜欢讲“道”,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甚至也专门讲过“道”。但各家对“道”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样。孙子所说的“道”是什么呢?
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就是让民众和君主有共同的意愿和追求,因而可以同生死,共患难,而不畏惧任何危险。
所以,“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
“道”这个东西看起来很虚,但是从历史的兴衰来看,“道”实实在在地在起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失去了天下的政权,往往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而得到天下的一方,往往是因为能够描绘一个打动人心的愿景。
国共之争就非常典型。国民党为什么失去了大陆?共产党为什么取得了天下?
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做了大量的反思。因为他必须解释,为什么仅仅三年的时间,430万国民党军队,就被120万的共产党军队给打败了。
1950年、1951年左右,蒋介石的很多讲话,都提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还是非常深刻的。蒋介石一个核心的结论是: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失去了灵魂,而没有灵魂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国民党的军队叫什么名字?“国民革命军”。当年培养国民革命军军官的黄埔军校,门口曾经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讲得很清楚,你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
林彪是黄埔四期的学员,入学的时候蒋介石作为校长给他们训话: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到这里来?两条:一是革命的精神,一是牺牲的精神。
当年黄埔军校的学员所受的军事指挥的训练非常有限。战争年代,用人之际,根本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有四年的时间让你读军校。四个月、六个月,匆匆忙忙学些指挥的皮毛,就要带兵上战场了。所以黄埔军校这些学员的指挥底子,其实并不很扎实。黄埔军校为什么名将辈出?就是由于不怕死的精神。东征和北伐的过程中,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伤亡率是非常高的。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10万,横扫北洋军阀70万。当时直系、皖系、奉系三大军阀,任何一派军阀的队伍单独拿出来,都在20万以上。10万人凭什么打败了70万?背后就是不怕死的精神。
但是国民党在北伐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很多中小军阀看到大势已去,纷纷投靠国民党,改编成国民革命军。这些军阀的队伍都是没有经过改造的。国民革命军的规模在迅速扩张,但核心的价值观被迅速稀释了。
这也是组织在发展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当组织在迅速扩张的时候,核心价值往往就会被稀释。
国民党面临的另一个更大的考验在于,国民党后来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变成了执政党。执政党和革命党是不一样的。革命党要抛头颅、洒热血,没有坚定的信仰和理念,根本就不可能。执政党掌握了国家资源,能够获得好处,而且没风险。所以这时候很多人是为了求利而来的,国民党越来越变成了一个靠利益凝聚在一起的集团,当年的价值与追求越来越淡化。
蒋介石其实内心非常着急,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旁边还有一个共产党在咄咄逼人。他几度想对国民党进行改造,甚至想给国民党改名,叫“劳动国民党”,寓意不可脱离劳动人民,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在竞争的环境中,人和组织都很容易迷失自我。组织最大的迷失,是初心的迷失。无数组织都是因为这一条而走向平庸和失败。
共产党为什么得天下?
了解党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当年的创党元老,很多人的家庭背景其实是很优越的,有的是地主,有的是富农,有的是资本家。这样他们才能受良好的教育,甚至出洋留学,接受马列主义,接受共产主义信仰。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中国,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想给中国找一条出路。这些元老是真心相信:苏俄的道路,就是救中国的道路。所以他们当年的人生选择,我们今天依然会感到震撼。
叶剑英是当年粤军第四军的参谋长。叶剑英在粤军中指挥作战的时候,是坐在轿子里面,旁边还有人挑着白兰地,随时要喝白兰地的。但是叶剑英换下了皮鞋,穿上了草鞋。
朱德当年是滇军的旅长,是一位少将,过的是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他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全部放弃,去了欧洲。
刘伯承当年是川军名将。他想在川军里面混个飞黄腾达,非常容易,但是他参与发动了泸州起义,从此颠沛流离,无怨无悔。
全是这样一批人。
共产党在创立之初经历了多少挫折,多少失败,多少打击,但是,她的核心团队从来没有解体过。她有一种死而复生、散而复聚的力量。
共产党经历的失败实在是太多了。南昌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失败了。三大起义全部失败了。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残部700多人上了井冈山。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残部1 000多人上了井冈山。两支队伍会师,成为红军的基础。后来不断地发展起来,又不断地遭遇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出发的时候,红一方面军是86 000人,走到陕北之后,剩下不到8 000人。100人中不到10个人可以活着走到最后。
但是共产党这个组织有个特点,只要有机会,马上就星火燎原,发展壮大。
由于日本入侵华北,抗日呼声高涨,民族矛盾代替国内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后,北方的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加起来一共是4万人。
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不断地败退,沦陷区的国民党政权也不断地崩溃。日本侵华进展很快。但是日本人人少,只能控制一些大的城市和交通要道,也就是一些点和线。大量的面,日本人是没法控制的。这样,敌后出现了大量的空白地带。共产党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向敌后发展,很快就成长起来。
抗战开始的时候,共产党的正规军是4万人,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120万。抗战开始的时候共产党的根据地人口是130万,到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1个亿。这时候共产党已经变成了一支很难被打垮的力量。
国共合作抗日时,蒋介石特别想用高官厚禄把共产党的一些精英拉过去。周恩来是他在黄埔军校的同事,林彪是他的学生,但他们根本就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为了高官厚䘵而来。
共产党的精英人物中,只有一个人投靠了国民党,就是张国焘。蒋介石很高兴。张国焘是什么人?四方面军的领袖。四方面军是共产党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支,按照国民党军队或任何一支军阀部队的逻辑,这一下子可以拉多少人过来?但是没有想到,就连张国焘的警卫员都不跟他走。张国焘的警卫员在新中国成立后是湖北省军区的副司令,是一个少将。张国焘投靠国民党以后想了很多办法,想瓦解中国共产党组织,但是一事无成,最后被国民党抛弃。
我在课上经常会问EMBA学员一个问题。长征时的红军,是一支让今天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军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颠沛流离,每天面对的是困苦和死亡。如果这是一支国民党的军队,或者任何一支军阀的军队,离开苏区之后不久,这支队伍早就散了。但红军的长征为什么取得了最后胜利?
因为这是一支有信仰的部队。
跟任何一派军阀相比,共产党的力量在初期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更不用说跟更加强大的国民党比了。为什么最终是共产党取得了政权?
因为这是一个有信念的组织。
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政治的优势。在国共博弈的过程中,这种政治的优势一步步转化成了军事上的优势。这就是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因素。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1)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