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者王红艳2006年至2010年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师从陈向明教授攻读教育学博士。本书是她对这一时期所写备忘录的整理和反思。全书分为四章,*章是“来自导师的力量”,集中记录了陈向明导师对作者从入学开始的各种指导;第二章是“课题研究的历练”,包含作者跟随导师做课题研究的资料与备忘录;第三章“备忘录帮我通过资格考试”,第四章“从开题报告到博士论文”,是全书*重要的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梳理研究思路、撰写资格论文和开题报告、进行田野调查,反复修改*终完成博士论文的曲折过程。
作者介绍
王红艳,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小学教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山东省“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发表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学术著作4部,译著1部,参译2部;在《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项、山东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北京市教科规划重点课题“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等课题6项。博士论文《新手教师在学校实践共同体中的学习研究》获得全国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优良等级表彰,并于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学术精英”称号;多次获得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和研究生优秀教学奖。2018年,所撰写案例“把数学本有的德育点揪出来”入选国家教育专业硕士教学案例库,所主持的“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一体化研究”获山东师范大学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称号。
部分摘录:
2009年12月的这篇备忘录是一个合集,是博士同门(在此做了匿名处理)给陈老师的一封群发邮件做的回复。所以,这篇备忘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是多面镜,折射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状态,也折射出导师的自我反思与对适切师生关系的探求,还折射出个性迥异的学生对自我学习生涯的反省并与导师进行平等沟通。导师放下身段问出自己的困惑,学生检视自己并诚恳道出感受,七嘴八舌的交流互动中,帕克笔下的“伟大事物”慢慢浮现出来。
陈老师坦言经常困扰她的问题是:1)为什么我们的支持小组难以坚持下去?2)为什么两月报告总是有同学难以上交?3)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业进度如此之慢?4)为什么有的同学不能尽快完成发表两篇论文的任务?5)为什么有的同学到快毕业了,或者到期了,才发现自己的学分不够?6)为什么有的同学的论文质量似乎不高?7)为什么有的同学好像变化不大?8)为什么原则上同学们可以随时找我谈话,但找我的却不如我所期待的多?9)我们这个博士点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反思的实践教育学”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好像总是难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10)我们的学术特点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保持、发展和传承下去?
其实,对所有导师和科研团队来说,这些都是值得拿出来讨论的问题,只是很多导师站在高处,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与学生相处,认识不到或者不想考虑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十年后再看陈老师的这封邮件,无他,就用里面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如何做得更好”勉励在做导师的自己吧!
(一)L师兄拍砖 先由昨天的中毒事件说起,吃了些香菇饺子,结果2个小时之后头晕目眩、恶心乏力、呕吐,但是一起吃的朋友却丝毫无事,说明吃饺子的后果与个人的体质有关。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支持小组、读书、进度、两篇文章、两月报告……有人完不成了,个人机理不同而已——有的人是在职读书(工作家庭一个都不能少)、有的人是大龄青年(生活生存问题一个都不能少)、有的人专业背景不是教育(进圈子还得一段时间)、有的人还有其他的想法(出国、工作……)。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加上入学之初并没有想清楚或者被清晰告知四年历程如何度过,由此耽误、迟误、延误肯定不可避免。
如此不同的进度和不同的背景势必会带来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心境,每周一次的读书报告已经占据了各位的共同时间,所以再让大家挤出时间相互支持怕是众口难调了。
由此,我认为:
陈老师提出的前8大问题都与我们的博士学习制度有关,在国外怕是有十年才读完博士的学生吧。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让背景不同、心境(生存、生活)复杂的学生全部拿出高质量的论文,难度确实大了点。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承认这个现实——生源如此、制度如此,那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1)入学指导工作要明晰——制订个人的发展规划,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修学分、发论文。鉴于目前陈门人丁兴旺,建议每1~2级指定一位同学担任秘书,负责通报、催告工作。
(2)修改读书进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专业发展的书也不是每周一本就可以垫厚基础的,有时候还要给出思考、反刍的时间。我自己的感受是每周都在赶读一本书,根本没有吃透的时间。
建议精选读书书目,经过这几年的积累,那些对我们这个方向发展有帮助的经典书籍不仅可以细细研读,还可以重复读。可以单周读一本书,双周大家聚在一起研讨汇报论文进展。关于分组支持,有些支持小组进展得好,那全是因为小组内有张罗的人,建议定期、定点、定时、定人、定制度。读书可以制订进度,汇报小组也可以制订进度。
(3)两篇论文迟迟未发,估计一半是担心质量不高,陈老师不满意。可以利用汇报的时间讨论,增加大家的信心——好论文是改出来的,但是也不是一直改下去就好,适当的时候就该扔出去。之前大师们一篇论文就可以奠定江湖地位,现在重质更重量,各位要是写不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神文,干脆就认命,差不多就放出去吧。
至于催也催了,骂也骂了的,还是出不了东西,那也没办法,唯有“等待”——有人锋芒毕露,有人大器晚成,写论文也要看心境,没准哪天心境打开,汩汩清泉就会涌涌而出。个人自负即是。
(4)对于谈话一说,我想同学们其实很想见老师,但一来自己准备不充分(记得之前陈老师对我们说,要见您的话自己先想清楚,但其实很多时候因为想不清楚才想去见您……),二来怕影响陈老师休息(陈老师确实够忙的,适当的时候还要再减少活动)。建议同学们有些初级问题(比如选什么课、读什么书、心情糟糕之类的)咨询师兄师姐即可,高级问题(选题、思路等)定期找陈老师谈话(比如设定一个接待日,大家预约时间段)。
(5)对于我们博士点的定位和我们的特色,我想在读的各位同学都比我有发言权,我在此就不啰唆了,我认为反思的实践教育学就是直面教育、改善教育。具体以后有时间再说,权且抛砖引玉到此。
(二)M师姐的反馈 个体和制度之间的协调有两难:首先是个人情况,每个人面临的困难不同;其次是制度问题,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较好的制度。
1. 为什么我们的支持小组难以坚持下去?
反思支持小组的目标及活动细节:
首先,组员不用太有负担,但对同学之间学术交流的有效性应有充分认识,它的功能堪比导师的指导。其次,以学术支持为主,情感支持为辅,莫成抱怨聚会,所以,请以研究的相关性寻找组员,但新入学的成员应均匀分布在各支持小组中,以便传承和新手的学习。第三,各支持小组应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组织聚会,确定聚会的频率、讨论的流程……
2. 为什么两月报告总是有同学难以上交?
这是同学们应遵循的义务和纪律,但有时候,事情多了或心情不好确实不想写。如果改改认识,这不是给老师写的,而是为自己这两个月做总结,并勇敢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可能完成度会好点。
3. 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业进度如此之慢?
主要是“个人机理”问题吧。我同意L的分析,所以对学生学业进度快慢的问题需要与他/她自己的情况相结合来判断。当然,学生也要清楚,你既然读了北大的博士,总还是有一些硬性要求的,得以此为评判的目标。
我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是,只要学生自己有胆量和精神能承担后果就行,反正学校给的时间是4~8年。导师不需要背这个负担,按时提醒就行了。
4. 为什么有的同学不能尽快完成发表两篇论文的任务?
学生可能需要一些写学术文章的技巧,以及如何发表、在哪些杂志上更适合发表的信息,可以让导师和“老生们”每年开学,或者第二个学期开学时就以此主题给众人做次讲座。当然,这也是学生权责自负的。
5. 为什么有的同学到快毕业了,或者到期了,才发现自己的学分不够?
这完全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责任自负,导师就不用管了。
6. 为什么有的同学的论文质量似乎不高?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个人能力、个人选择、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匹配程度都对论文质量有影响,并且与以上5个问题也都密切相关。不过论文达到学术八股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的。
7. 为什么有的同学好像变化不大?
这好像是陈老师身为教育者的“执念”。他/她长了三四十年了都这个样子,到北大这点变化算大了!
8. 为什么原则上同学们可以随时找我谈话,但找我的却不如我所期待的多?
无论如何,学生永远是怕老师的。您降降期望值,来一个招呼一个吧。
9. 我们这个博士点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反思的实践教育学”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好像总是难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我觉得如果每年都讨论一次这个问题,就会有推进的。每次讨论,也可以邀请系里的一两个老师参加。
此外,陈老师还需要继续努力在教育原理这个点上吸纳其他老师的观点。
(三)H师姐的看法 我其实一直都在想,我在北大这几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或以资借鉴。之前看大家的回复,觉得各位都是陈老师的成功作品,对自己似乎是个不太成功的案例有些惭愧,因为困扰陈老师的那一长串问题我大部分都有。所以,我就多谈谈教训和建议吧。
1. 为什么我们的支持小组难以坚持下去?
有明确任务或内容的情况下更容易坚持下去,比如论文交流的需要。
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有二。一是作为被支持者,缺乏有问题马上解决的紧迫感,导致论文进展缓慢,没有新问题和新想法不断产生,也就没有交流的热情。二是作为支持者,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外部不推一把,就很容易放弃这一资源和机会。
另,对于进入论文阶段的同学,是否可以用支持小组代替读书课?
2. 为什么两月报告总是有同学难以上交?
状态不好时,担心一动笔情绪和时间都收不住,所以不想写。状态好时,又觉得应该用这块时间去看书、写论文。也有时是因为没读什么书,论文也没什么新进展,不好意思写。
我个人的体会是,入学头两年写总结确实有必要。进入开题和论文写作阶段之后,可能就不用那么像交作业似地汇报了,和导师见面时直接说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