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022年7月1日

简介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愤怒的,或者是悲伤的。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变成失控的情绪,变成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还会变成你极度想去压抑的性格部分。
★只有我们学会不断地去看见他,疗愈他,让内在小孩与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自我才会完整,才能真实地感到快乐。
★本书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回应内在小孩的需要开始,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补足内在小孩缺失的所有,同时发现生命中的独特资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内在能量,重新整合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觉知自己、疗愈自己,有价值感,可以自我接纳,并发展出自己潜能的全新自我,创造全新的生命经验。

作者介绍

施琪嘉,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中国精神系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其曾获得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部分摘录:
●克莱因的研究贡献:孩子的内心现实与客观现实的不同
●两个哲学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
●性恶论的证据:出生创伤让孩子对世界的第一感受是恐惧、不安全和不信任
●中国文化与内在小孩: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心理学解释
内在小孩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对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之所以强调内在小孩,是因为他虽然不容易被发觉,但却对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主要从事婴儿研究的英国精神分析师克莱因把弗洛伊德的有关儿童的研究范围从3岁以后提前到1岁以前。
有很多人好奇,克莱因怎么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关于这一点,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实是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克莱因也不例外,她的结论也是基于对自己孩子的观察。
但是,婴儿不会讲话。所以,克莱因在理论上最大的一个发现是,孩子内心想象出来的母亲和真正的现实中的母亲不是一回事。孩子具体是怎么想的姑且不论,克莱因提出的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突破。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就开始逐渐形成对外界的印象。这种最初形成的对外界的印象和现实世界中的往往并不一致。
由此可以归纳出内在小孩的一个特征:内在小孩的想法与现实中的人和事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提及内在小孩时,首先强调的是内在,其次强调的才是小孩。也就是说,既然他是一个孩子,他的想法就应该是孩子般的。
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出生创伤,曾得到广泛认同。他的学生奥托·兰克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作《出生创伤》(The Trauma of Birth)。他认为,孩子从一个胎儿到出生以后变成婴儿,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泡在母亲肚子里的羊水里面时,他既不需要呼吸,也不需要吃东西,所有的营养供给都来自胎盘和脐带输送的血液。所以他在妈妈肚子里时处于一种优哉游哉的状态。可是,在经过分娩脱离产道来到人世间时,孩子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因为他必须张开嘴巴呼吸。
早年,我曾在德国出了车祸,因为伤势严重,用了呼吸机。在醒过来之后,有一次呼吸机突然暂停了一下,当时神志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我感觉肺部被完全抽空了,肺里好像完全没有空气。
那一刻,我体验到了极大的恐惧。所以,我估计,原初胎儿分娩出来以后变成婴儿的过程的感受也大体相同。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瞬间便要大声啼哭。为什么孩子要大声啼哭?因为他不会呼吸。只有在这种大声啼哭的过程中,氧气才能进入肺部。
再如,得了肺炎的人,因为很难受就不得不坐起来呼吸。但是,无论他怎么呼吸,氧气都进不去,或者氧气进入量很少。
婴儿刚从子宫出来时,因为之前一直泡在羊水里,从来没有呼吸过,所有肺泡可能都是压缩的。肺就像一个气球一样,要被充气;横膈膜也像一个降落伞一样,要被撑起来。婴儿需要通过第一次呼吸把肺液全部冲出来,让氧气进去。
如果你无法回忆起这种感觉,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感觉不仅是一种新奇的感觉,还会是一种恐惧的感觉。
比如,我们对失重的体验就与此相似。
当你乘坐的飞机突然下坠时,或者你足够有勇气可以去尝试一下蹦极,你感觉到的不仅是刺激,还可能有恐惧,因为你不熟悉这种体验。
对婴儿来说,他第一次张嘴呼吸时,虽然吸入氧气能让自己活下来,但是那种感觉可能是非常惊恐的,他的感觉其实是“我活不下来了”。
类似地,婴儿想吃东西时,肚子是很饿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是饥饿的感觉,他的感觉是胃如刀割。
所以,和呼吸时的遭遇类似,婴儿在吃第一口奶时,胃被撑开的感觉也不是特别舒服,而且是剧烈痉挛,因为他的胃没有接受过外来食物的刺激。就像平时不吃辣椒的人如果突然吃辣椒,绝对不会像很多经常吃辣椒的人那样特别享受,而是被辣得很难受。
因此,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感觉应该是不信任、不安全,仿佛自己可能活不下来,特别惊恐。也就是说,婴儿的内在世界不会是特别安静的、温顺的或对周围的环境特别友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恶论中所讲的“恶”,可能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坏孩子,他也可能只是一个极度惊恐的孩子。
我之所以会同意这一观点,是因为婴儿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他的惊恐和焦虑,我们称之为存在的焦虑,即“我能不能活下来”,也就是“姑且不论周围的环境对我是否友好,问题是我能否活下来,我能否信任周围的环境”。
人们会把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描述得无比美好,想象着每个人都带着热泪来到这个世界上,拥抱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
婴儿最初的感受未必那么安全,那么幸福,那么满怀期待。应该说,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内心体验都像是从平静的生命之湖突然被抛进惊涛骇浪的大海——惊恐、无助、不知所措。他的啼哭表达的可能更多的是对新世界的抗拒,是回到原来那个平静、安全、富足的宫殿里的希望。
在很多心理或精神上患有疾病的成年人的一些梦境中,常常会有很多想退回到母亲子宫的意象,比如看到海洋,或者通过一个黑暗的、狭窄的通道,这些都暗示着他想退回生命最初的状态。因为在生命最初待在母体里时,他太安全了,他根本不需要为生存付出努力。
现在的很多成年人,看到外面世界纷杂,充满竞争,就愿意宅在家里,整天打游戏,盯着屏幕,躺在床上,由父母把饭端进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宅男宅女。他们基本上就像退缩回母亲子宫中的、漂浮在羊水中的胎儿一样,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也受不了外界的刺激。
处于这种状态,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小孩没能消除对世界的恐惧,没有找到适应世界的办法,没有培养出操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所以他们选择了逃避。
我们如何让内在小孩变得平静,让内在小孩能接受自己的现实呢?
我们先看看现实中的婴儿是怎样被抚养长大的。
现实条件是基础。比如,在现实中,我们会先把初生婴儿的嘴巴、耳朵、鼻子里的黏液全部清洗干净,以便他正常地呼吸;用柔软暖和的襁褓紧紧包住他,在他哭泣时抱抱他,给他喂奶……慢慢地,他就会接受这个环境。
在接受环境的过程中,他也开始熟悉环境、适应环境,然后渐渐安静下来。这时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婴儿最本真的状态。
老子有一句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句话描述的是婴儿熟睡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柔顺如意的自在状态,其实这句话也描述了一个人本真的状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成年人都在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对世界充满温暖感觉的能力、对人性的期待变得特别柔顺的能力,可在这些方面,有谁能比得上一个婴儿?任何成年人在专注、纯真、单纯这些方面,可能都比不过一个婴儿。
当然,老子的描述和上文提及的内在小孩不是同一个状态。老子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在小孩是已经适应了环境,对周围世界已经完全信任,变成一个特别安静、恬然和让人喜欢的婴儿。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