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书写音乐史,梳理二十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兼及重要作曲家与乐曲,形成透古通今、纵横交错、迭代更新、交融杂陈的迷人景观。作者对许多钢琴家的追踪和访谈长达三五年到十年不等,碰撞交流过程中呈现出罕见的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钢琴家们敞开心扉、巨细靡遗、畅所欲言,甚至主动参与问题设计与内容讨论,多次来回修订,每一篇均可视为钢琴家的口述自传。
全书共四册,计107万字,收录106篇访问,是焦元溥耗时20年,追踪世界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实录,聚焦的钢琴家来自各学派、文化、地域、种族、年代,代表了当今钢琴演奏领域的最高水准,为了尽可能呈现多元面貌,作者还访问了数位古钢琴名家。在编排上,一至四册整体而言以钢琴家出生年排序,第一、二册大致以学派或地域划分章节,第三、四册则渐渐走向个人化。
作者介绍
焦元溥,1978年生于台北市。 台大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学士,美国佛莱契尔学院法律-外交硕士。 自15岁起开始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于《古典音乐杂志》、《CD购买指南》、《表演艺术》,等海峡两岸平面媒体。 内容涵盖音乐作品分析、诠释讨论、钢琴演奏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钢琴大赛报导与文学创作,发表字数迄今已逾120万字。
文字创作之外,焦元溥也参与广播节目制作,音乐会策划与音乐创作,目前为台中古典音乐台节目主持人,近期有声作品为康轩国中国文教学教材之音乐/编曲/演奏配乐。自2007年10月起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音乐学博士学位,研究钢琴演奏风格变化与录音对音乐诠释之影响。
部分摘录:
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自己居然走到了这里。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于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录我自2002─2007年之间的钢琴家访问,共53篇,55位钢琴家,53万字。现在的2019年新版,舍弃法国与俄国学派两篇导论,更新与浓缩原访问内容至44万字,之后再行增补。原来55位钢琴家中,有30位增加新内容。新版又添53位钢琴家访问,加上与吴菡一同受访的大提琴家芬科,成为收录106篇访问、107万字、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录。
规模之大,实非计划开始时所料。访问之累、写作之苦与校稿之烦,更令我常生悔不当初之叹。不过无论多累多苦多烦,还冒着出版社被写垮的风险,新版《游艺黑白》总算出现在大家面前。一群人的执拗憨傻,最终还是有了成果。
为何要访问?问题哪里来? 最初想做访问,在于我想回答心里的疑问。问题,其实也反映出访问者是谁。在《游艺黑白》里,我的问题大致来自于以下五种身份:
爱乐者 我从10岁开始欣赏古典音乐。这三十年来自己变化很多,连求学专业都有更改,但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始终是不变的兴趣,更从兴趣变成热忱。多年聆听,当然积累许多疑问。无解的想求解,已有答案的也想知道他人看法。《游艺黑白》的访问很大一部分围绕在作曲家与作品,尤其是钢琴家的诠释心得。我们能自演奏成果中得到诸多观点,包括不少不照乐谱指示的例子。这背后道理究竟为何?与其闭门推想,何不听听演奏者本人的说法,无论同意与否,我相信这些见解必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增加品赏的滋味,也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唱片搜集者 爱乐者并不必然是唱片搜集者,但我可以很客观地说,至少就钢琴家与钢琴音乐而言(包含协奏曲与含钢琴的室内乐),我是有一定规模的收藏者,也是认真欣赏录音的聆听者。一如演出,录音背后可能也有非常精彩的故事,绝对值得记录。许多经典录音具有不逊于乐谱本身的影响力,成为当代与后世聆赏者的参考甚至依据。如此指标性诠释,是否也对演奏者产生影响?无缘现场聆赏的昔日大师,借着录音流芳百世。新生代钢琴家如何听录音,如何看前辈名家与其立下的典范?“业内”与“业外”,观点会有什么不同?这也包括于我的问题之内。
学过钢琴的人 我4岁开始上钢琴课,断断续续学了十年。虽然没有培养出什么了不起的演奏能力,但钢琴的确是我最能理解其演奏原理、辨别演奏差异的乐器,也是我花最多心力欣赏的乐器,即使我是“音乐迷”而非“钢琴迷”。我的访问不会避免讨论演奏技术──某些钢琴家还有独到的功夫与心路历程,不讨论说不过去──但我总是写得相当小心。语言有两面性:我无法用文字将我的想法毫无遗漏地传达给读者,也无法阻止读者从我的文字中读出我没想过的弦外之音。钢琴技巧是非常复杂的学问,若无现场示范,很难仅用言语说明。我曾因某段落苦练无所得,打电话向数位钢琴家求助。但我后来发现,我理解的和他们想教的,根本南辕北辙。如果我仍会误解电话中详细讨论的结果,那么透过书面文字来学习技巧,显然更不妥当。在访问中我所记录的技巧讨论,多是大方向与大原则,希望读者也慎思明辨。
国际关系研究生与音乐学博士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变化。除了作品,这也牵涉到演奏学派、风格与传统,钢琴音乐的源流与演变,钢琴工业的制造变化以及对作曲家的评价等等。我的硕士论文讨论冷战时期美苏与美中之间文化外交中的音乐活动,这包括国际政治、冷战局势、外交折冲与文化交流。这些议题,一如我关心的作曲家与作品,自然会在访问中出现,而且是多次出现──我把访问视为田野调查,必须尽可能调查整体,才会得到较清楚的面貌。在访问前我尽可能做足功课,熟悉已存的调查结果。一方面避免问受访者已回答过无数回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在原有回答的基础上做更深入的讨论,或更正或更新先前访问。如果某议题在某钢琴家的中文或英文访问中已被详细讨论,或钢琴家已有充分个人论述,我多半会把篇幅留给尚未广泛见诸文字的讨论。
此外,我特别重视受访钢琴家与当代作曲家的关系,希望他们在录音之外也留下与作曲家合作心得的文字记录。对于在特定作曲家或曲类有特别心得与成就的钢琴家,我也在访问中设计专题,比如和阿什肯纳齐讨论肖斯塔科维奇与拉赫玛尼诺夫,和贾尼斯与傅聪讨论肖邦,和齐默尔曼讨论卢托斯拉夫斯基,和陈必先讨论勋伯格与布列兹,和薇莎拉兹讨论舒曼,和列文讨论莫扎特,和巴维杰与贝洛夫等人讨论德彪西,和桑多尔与柯西斯讨论巴托克,和普莱斯勒、吴菡、布雷利讨论室内乐,和所有梅西安与利盖蒂指导过的钢琴家讨论他们……他们的诠释成就已经深刻影响我们对这些作曲家的看法,我希望尽可能记录下他们的诠释智慧。
最后,我非常喜爱历史,也注重知识传承。我坚信无论演奏者多么天才横溢,教育与学习仍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几乎不会遗漏关于学习过程的讨论。这里面有太多精彩感人的故事。那不只关乎音乐,更关乎人生,期待你在翻阅中获得惊喜。
爱乐者 “研究必须发自问题,而且是真心想解答的问题。”在我写作博士论文过程中,指导教授不只一次提醒,“但无论研究到哪个阶段,都不该忘却初衷,必须回到那个问问题的自己。”即使累积了知识与经验,拥有不同以往的解析能力,但音乐最后仍必须是音乐,可以用脑,但更要用心去聆听。这和有多少唱片、能否演奏乐器无关,也和学位或学问无涉,只和是否喜爱音乐有关。这是《游艺黑白》写作最大的动力,也是所有问题与讨论最后的依归。你不需要是专家学者,也不需要对版本、师承、学派、技法、乐理有任何研究,只要对音乐感兴趣,《游艺黑白》就是为你而写的作品。它终究会让你更理解音乐,也更理解演奏家。
是的,更理解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