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美国大萧条-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2022年7月12日

简介

理论与历史,历久弥新,经典再版,引人深思
新版加入视频(托马斯·伍兹讲座)&音频(菁城子主笔,张是之讲读)对此书进行解读,用手机扫一下书中二维码即可进行观看和收听。
作者圆熟老练地运用了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和奥地利典型的主观主义理论,读者可以从纷乱的历史乱相中感受到理论 的力量和逻辑的缜密。
这既是一本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本史料丰富、详略得当、生动有趣的历史书。
★新版序言加入对2007年金融危机前后政府政策的全面解读
较为详细地介绍与评析了2007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政府在银行、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市场等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其影响结果。
★21世纪十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必读作品
本书再版时间与历史上经济危机时间的数次巧合:
第二版时,正值美国1969—1971年的经济衰退;
第三版又恰逢1973年一直延续到1975年由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致的经济萧条;
第四版时美国正在经历1981—1983年的萧条期;
1999年第五版时虽然美国经济处于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状态,但随之而来的2000—2003年经济又开始出现下滑,到2004年才恢复部分元气。
这似乎成了一种魔咒,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罗斯巴德和他的大作就会被人们重新提及。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全新解读
颠覆以往熟知的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导致的大萧条,以详实的材料分析了罗斯福新政只是胡佛政策的延续,证明大萧条只是被一系列的政策提早掩盖,指出20年代的“繁荣”只是政策堆积的表象,危机早已潜伏,那表象也使得大萧条持续的时间长达十多年。
★各界人士纷纷推荐
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经济学家张维迎、梁小民、钟祥财,作家连岳,投资家贝乐斯等联合推荐
=============================
内容简介:
罗斯巴德在1963 年以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为出发点,提供了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那场影响全球的大萧条的解释,并轻易地推翻了传统的想法。
他认为,华尔街股市下跌之所以那么严酷,并不是因为充满了劫掠的资本主义体系没有得到限制,而是因为美联储始终通过扩张信贷,进行通货膨胀的方法使繁荣人为地延续下去。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实体经济直线下落,并不是因为干预得太少,而恰恰是因为干预得太多。
他认为,20 世纪20 年代的时代精神就是计划、干预、安排、刺激经济,到了30 年代更是如此。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残留下来的思想,而胡佛总统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成功地执行了救济计划才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他也因此在整个20 年代成为管理经济问题的高层官员,直到1929 年他正式入主白宫。胡佛是一个天生的计划者、干涉者、安排者和激励者。
他认为,胡佛—罗斯福时期其实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新政中大多数的“改革”措施实际上都是在胡佛那些或真或假的解决方案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强化,罗斯福政府相对于胡佛政府只有两个重要的不同:它在管理公共关系上更加成功,并花费了更多纳税人的金钱。在罗斯巴德的眼里,正是胡佛—罗斯福时期的政策才使经济衰退更加严峻,正是他们的政策使得经济萧条一直延续到30 年代末。
在经济史著作中,很少有这样生动而贴近生活的作品,它极具说服力地为我们上了许多课,而这些对我们现今的生活仍然适用。
===================
如今我们知道,始于10年前也即2007年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各种回顾性评论聚焦于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各板块市场和各部分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有从中应该汲取的深刻教训。可有一个重要教训,特别需要谨记,这个教训正是来自于罗斯巴德写于1963年的《美国大萧条》。
——理查德·埃贝林(美国经济学家)
对于20世纪30年代那个灾难性的故事,我不认为哪位历史学家可以令人满意地解释这一切。为什么这次萧条那么严重?那么漫长?直到今天我们并不真正知道。依我看来,最能令我们满意的答案是罗斯巴德给出的。
——保罗·约翰逊(英国历史学家)
米塞斯的书可读《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哈耶克的书可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罗斯巴德的书可读《美国大萧条》——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奥地利经济学经典。
——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行动应对当下,思想穿越时空。与汗牛充栋的技术性经济学著作相比,《美国大萧条》是一本凝聚智慧的书,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好的思想值得分享……今天在萧条岁月中迷茫的人们,于努力摆脱萧条、寻找突围之际,不妨读一读这本惊世骇俗、苦口良药的书。
——钟祥财(上海社科院教授)
此书算是呼应了巴斯夏:人们看得到干预市场的奶油,却看不到奶油之下的毒药。看完,很多流行的骗局,无论说得多好听,你都不会上当了。
——连岳(知名作家)
在此,我推荐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阅读历史,倾听分析,让人清醒。因为历史不相信“这次真的不一样”。
——贝乐斯(岭峰资本创始人)

作者介绍

穆雷·N. 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年3月2日—1995年1月7日)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和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二战”后奥地利学派的复兴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著有并在国内出版著作《人、经济与国家》《权力与市场》《美国大萧条》《自由的伦理》《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银行的秘密 : 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美联储的起源》《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 : 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经济思想史》等。

部分摘录:
当穆雷·N. 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最初于1963年出版时,当时西方的经济学界依然被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牢牢占据。
相反,罗斯巴德却把“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运用到货币和商业周期上,以解释大萧条的原因,并分析了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应对萧条而采取的政策。实际上,这些政策极具误导性,它们适得其反地加剧并延长了衰退。
对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来说,罗斯巴德的“奥地利学派”似乎同人们普遍接受的教科书并不合拍,宏观经济学方法把总产出和就业看成一个整体,并聚焦于有关其经济变化和波动的“总量”分析。同时,人们普遍相信政府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轻易保持经济的全面增长和稳定。
米塞斯、哈耶克和奥地利学派的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和中期,奥地利学派关于大萧条的解释代表了理论和政策讨论的前沿。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先是在他的著作《货币和信用理论》(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 ,1912年第一版,1924年第二版),后来又在他的专著《货币稳定和周期性政策》(Monetary Stabilization and Cyclical Policy ,1928)中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理论,并解释了通货膨胀和萧条的成因。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对商业周期的研讨和争论中,这一理论为世界所知,并产生影响,还要特别归功于弗里德里希·A. 哈耶克在其著作《物价与生产》(Prices and Production ,1932)、《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 ,1933)以及《利润、利息和投资》(Profits, Interest and Investment ,1939)中提出的周期理论。哈耶克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都在伦敦经济学院任经济学教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新经济学”,而那时人们认为哈耶克是这一“新经济学”的主要对手。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