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王东京经济学讲义》是写给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的阅读教材。根据这一定位,作者运用中国案例对经济学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讲解;并直面读者困惑,对怎样用经济学逻辑破解现实难题作了大量示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按照“三个假设、三个原理、三个方法”,作者构建了一个新的经济学体系。全书共20章,前10章讲微观经济学原理,后10章则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宏观经济。这样从微观推导宏观,从国内推导国际,使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为读者系统掌握经济学提供了简明的理论框架。
本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诸多质疑与修正,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了学理解释,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领会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意图。
作者介绍
王东京
经济学博士、教授,曾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务部主任、教育长、副校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20多年来一直深受学员好评。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学习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近千篇。主要代表作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以及《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等20余部专著。
部分摘录:
斯密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概念首次出现于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不过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对“经济人”的含义做过阐释。他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与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马歇尔之后,经济学者将亚当·斯密的这一思想称为“经济人假设”。其含义有二:人是自私的,同时也是理性的。
国内学者的质疑 自1776年《国富论》面世,“经济人假设”作为支撑经济学大厦的基石,200多年来一直无人可以撼动。可不承想,近年来我们国内有学者却对此多有非议。概括起来,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三个:第一,经济学并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第二,现实生活里仅少数人自私,多数人并不自私;第三,经济学假定人自私,实质是默认并且倡导人们自私,是宣扬腐朽的人生观。
学术可以争鸣,但学术争鸣应恪守学术规则。事实上,“经济人”只是个假设,与倡导什么样的人生观扯不上关系。恰恰相反,此假设是为了研究如何避免发生损人利己的行为。也有学者说,“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中国经济学者研究人们的行为选择规律不应从这个假设出发。看来,我这里有必要对“经济人假设”做进一步的解释。
质疑者说,经济学并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经济学发展数百年,迄今确实还没有经济学家对“人为何自私”给出证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经济学家不想证明,而是经济学家对此无能为力。严格地讲,人为何自私是心理学或生物学领域的课题,应该由心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去证明。不过即便如此,仍不妨碍经济学假定“人是自私的”。前面讲过,数学家并未证明为何“1+1=2”,可数学运算却一律要遵从这个假设。
因此,经济学虽不能证明人为何自私,也无论现实生活中某个人或某群人是否自私,但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就需要将人假设为“经济人”。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一定要清楚,“经济人假设”是推断人类行为规律的逻辑起点,若不从这个起点出发,经济学分析将无所适从,更不可能推导出人的行为规律。
基因自私与理性自私 1976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他研究发现,生物自私是源于基因自私。道金斯做过大量的观察与验证,用基因自私解释生物自私应该不会错。然而人却不同于其他生物,人有思想和情感,不能简单地用“基因自私”解释人为何自私。换句话说,人有“自私”和“理性”双重属性。自私是其自然属性,理性是其社会属性。人与生物“自私”的区别在于,人是“理性自私”。
人是否具有理性呢?若仅从自然属性来看,人无疑缺乏理性。但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则具有理性。弗洛伊德曾对此做过分析。他把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即以追求自身快乐为唯一原则,毫不自律(理性);“自我”,是指在追求自己快乐的同时能够自律,即自私和理性并存,也是多数人遵循的原则;“超我”,则是以追求社会道德为首要原则,能够高度自律,是人类理性和情感进化的结果。
回头再说亚当·斯密。今天我们很多人知道斯密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却不知道他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早在《国富论》出版之前,斯密于1759年就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该书从“同情心”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特质出发,提出人类应该“克己”(自律)。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感慨地说,“不读《国富论》,我们不知道何为‘利己’;而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方能问心无愧”。
对人类为何要克己,亚当·斯密的论证是:因为人存在自私心,所以需要克己。不然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长此以往必会触犯众怒,令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斯密还分析指出: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谁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若失去了他人的支持,便无法生存。于是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支持,必须自律,要使利己心下降到他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读者可以想一想“公地悲剧”。有一个公共草场,附近牧民为了多赚钱,都不加节制地多养羊,久而久之造成草场沙化,最后谁也无法养羊。为防止发生此类“悲剧”,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界定草场产权,然后通过产权所有者向牧民收费的办法来控制放羊数量。此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管用,但有一个难题,那就是产权界定可能会引发牧民之间的冲突,比如产权界定给张三,若李四、王五、赵六等都反对该怎么办?
因此,斯密强调人类需要克己。仍以“公地悲剧”为例,假若牧民能自己主动控制放羊数量,大家都能自律,就可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们“自律”呢?斯密说,道德教化是一方面,同时也需要有“他律”。没有他律,不会有多数人自律;而没有自律,他律的代价会非常高。
另外,学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对人的假设自相矛盾。此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道德情操论》将人假定为“社会人”,因为人们既有同情心,也有私心,唯有“克己”才能利己而不损人。《国富论》指出,由于人们追求私利,所以需要保持理性,应通过“利他”达到“利己”的目的。可见,斯密的“社会人”与“经济人”假设殊途同归,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三个和尚没水吃 有质疑者说,在现实生活中,自私的人只是少数,而不是多数。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人类是否具有自私的属性呢?或者说在芸芸众生之中,自私的人到底是少数还是多数?如果自私的人只是少数,那么“经济人假设”就没有现实基础,而由此推导的“规律”当然不会具有普遍性。如此,经济学的解释力会大大减弱,而这一假设也就没有多大的现实价值。
我们不必怀疑,一个社会中肯定有无私的人,但无私的人总是少数,不会是多数。读者不妨扪心自问:你希望增加工资吗?你希望住大房子吗?你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吗?你不必回答,因为世上没人喜欢穷困潦倒,没人愿意一辈子身居陋室,也没人愿意目不识丁。请读者再想想:政府为何要号召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说到底,是因为无私的人是少数,而多数人都有私心。
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连出了家的和尚也难免会有私心。自古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何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和尚也想坐享其成。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比如规定轮流挑水),保证三个和尚有水吃。而这个制度设计,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假定“和尚是自私的”,否则就不存在设计这种制度的理由。
马克思早就说过,“人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世纪末,政府高层曾为银行储蓄过多而颇感头痛。当时居民储蓄近10万亿元,可是银行惜贷,不敢把钱放出去,结果银行收少支多,每天干赔利息。为了逼出存款,政府在提高国债利率的同时,连续调低了银行存款利率。政策出台后,果然不出政府所料,不少储户把存款提出来去买国债。为什么政府的调控政策会有效?答案是多数储户追求私利。若储户都大公无私,国债利率再高人们都不稀罕,银行利率再低也不怕吃亏,那银行存款怎么可能逼得出来呢?
假定“自私”是为了抑制自私 前面讲过,要保证三个和尚有水吃,就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问题是制度设计应从何处着手?历史经验说:若从好人(无私)假定出发,会设计出坏制度;从坏人(自私)假定出发,会设计出好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实行“大锅饭”分配制度,就是因为我们假定人都能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可结果呢?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都不肯多干。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大获成功,原因是默认了农民的个人利益,破除了“大锅饭”:缴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农民自己的。
监督机制设计是另一方面的例子。无须讳言,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假定官员都是好人,所以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由上级监督下级,正职监督副职,干部监督群众。其实群众无职无权,是不可能腐败的。相反,那些握有公权力的官员,官位越高,监督却越少。近年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不少腐败高官。多年前中央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明要监督高官,说明高官中也有人为了私利而贪赃枉法。
由此可见,经济学假定人自私,绝非倡导人们自私;恰恰相反,它是提醒人们:若要惩恶扬善,制度设计必须注意人性自私。民间有句俗语:先小人,后君子。意思是说为了事后不伤和气,事前不妨把人从坏处看。比如朋友间合作做买卖,明知彼此都是君子,可签合同时还得把违约责任写清楚。“经济人假设”也是如此。对事不对人,不管张三、李四是否自私,要做经济分析,就得先假定“人是自私的”。
这里再说一遍,经济学假定人“理性自私”,是为了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据此设计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防止或抑制损人利己的行为。“经济人假设”无半点贬义,我们切不可误读,更不可将学术问题政治化、上纲上线,给“经济人假设”贴上“宣扬腐朽人生观”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