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中国经济-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套装共10册)-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2022年7月15日

简介

中国式创新孵化 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 管清友的股票投资课:做趋势的朋友 金融激荡300年 中国REITs市场建设 新零售:低价高效的数据赋能之路 新普惠经济: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普惠性增长

部分摘录:
新坐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发展阶段。强起来分为3个时间段: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完成强起来的时代发展目标?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按照新发展观,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经济方面提出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七大特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能最有效地反映现代化要求、推动现代化实现并保证现代化有序运行的经济体系。具体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如下特征。
第一,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并不是某些个人或某些利益阶层的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有效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全体人民的福祉。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要消除传统现代化带来的极度两极分化,社会阶层对立,从而实现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推进社会和谐。中国目前进行的精准脱贫,实际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具体表现。
第二,能够有效推进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工业化。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三次工业化,正在迈向智能化,即第四次工业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当然而且必须反映第四次工业化的要求,有效推动中国第四次工业化的实现。实际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第四次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体系,例如创新与创意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
第三,在传统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后城市化经济体系。 因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更加注重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农业与农村的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因此,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及农村落后这两个传统现代化的痼疾,有效协调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关系。
第四,能够有效推动生态文明。 现代化经济体系总结了已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缺陷,更加重视生态因素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态文明既包括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引起的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有效处理,消除污染,也包括对自然生态的修复,要求所有开发都必须以自然生态的保护为基础和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将创新作为增长的主要要素。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放弃了粗放式增长方式,更加注重高质量增长,不再单纯靠投放劳动、土地等要素推动增长,而是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模式作为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第六,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意识。 其中包括契约理念、法制精神、诚信品质、人权思想、责任意识等。在现代化意识中,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不仅仅表现为创新意识及能力,更重要的是责任意识,例如为市场提供优良产品与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应有的回报,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环保贡献力量等。契约、法制、诚信、责任、创新是现代化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理念与文化,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
第七,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特征,在新的全球化模式中实现国与国之间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抛弃各种国际化壁垒,实现全方位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六位一体: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 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可以称之为六位一体。
第一,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与脊梁。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无从谈起,因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我国目前实体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调整,重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即原有的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转向一般性产业,而另外一些产业则要逐渐上升为支柱性产业。在这种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确保原有的支柱性产业在转向一般性产业的过程中,不能出现问题,不能引起经济及社会风险。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三去一降”的对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对策,这对于原有的支柱性产业平稳地逐渐转向一般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结构调整的关键还是要推动新的支柱性产业的形成。主要有三大产业: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二是服务业,包括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三是现代制造业,包括飞机、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现代船舶及航天器制造等。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