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审美与自我(套装共6册)-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022年7月15日

简介

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精选六本未读畅销书,从艺术史讲起,涵盖经典艺术和“另类”艺术审美,另有文学、爵士音乐、电影等艺术审美。从提高审美开始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西方人文艺术史》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西方美术史,简体版首度引进。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帮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人个性形成的内在逻辑。
《孤独的城市》 孤独成就了艺术,而艺术拯救了孤独。每个时代都有因社会偏见而受伤的个体,从纽约四位“另类”艺术家的坎坷人生,追寻城市生活中的孤独本质,寻求艺术的疗愈。 爱德华·霍珀:美国最重要的写实画家、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领袖、亨利·达戈:“局外艺术”派艺术家……一场交织着回忆录、艺术评论与人物传记的理性思辨,振聋发聩的社会反思。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重寻巨浪:不为人知的葛饰北斋》 日本现代漫画创作鼻祖,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之一!梵高、莫奈、鲁迅都喜爱的日本艺术家,影响欧洲印象派的浮世绘传奇代表! 本书展示了以葛饰北斋为代表的浮世绘画家对19世纪末欧洲艺术的巨大影响。梵高对北斋推崇备至,莫奈收藏了数百张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在西方的地位堪比《蒙娜丽莎》,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眼睛让我们“看到”文学,这本书让我们“看懂”文学。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你能精确地描绘出某个文学人物的形象吗?安娜·卡列尼娜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她的鼻子?她的眼睛?读者常认为,他们是通过作者的细致描摹来想象文学形象的,但事实上,我们很少去具体地构想某个人物的样子。尽管如此,读者依然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鲜活生动的人物与情节。恰恰是那些语言的留白、词汇的交叠、更换不定的语境,给了读者遐想、脑补、再度诠释、共同创作的空间。
《如何听爵士》 《经济学人》年度好书、2018豆瓣年度图书,张有待、李宏杰等业内大咖诚意推荐,爵士乐的心灵奇旅。 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资深爵士乐评论家特德·焦亚在本书中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赏乐之道,他从爵士乐的核心谈起,扩展至爵士乐的结构、历史、流派、名家赏析,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听爵士”,只要用心聆听,定能深入爵士乐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揭示其魅力所在。
《如何聊电影》 美国资深影评人安·霍纳迪,集三十二年观影经验,与普通读者及影迷分享了她的观影之道。带我们回顾了一部电影的基本制作过程——从剧本撰写到声音剪辑,深入了解每一个具体环节;解答了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好剧本除了要有几句经典台词,还应该有什么?大银幕上的经典表演和舞台、电视上的表演究竟有何区别?怎样的摄影、剪辑和音效设计值得我们交口称赞……

部分摘录:
你是谁?
如果此刻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除了常见的性别、国籍和种族之外,基本会把重点放在他们的个人特征、选择和偏好上。有一种常见的假设,个体的自我是一种完全自主和原始的实体,能够自主选择他(她)决定接受什么方式,是告诉别人你独立于传统观点和他人期望的一种途径。正如我们今天所知,每个人的身份就像一口可以随意选择、设计和组装部件的工具箱,也是一项亲力亲为的事业。
虽然这一说法基本无误,但心理学家总会提醒我们:我们的童年经历仍是塑造成年自我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我们的现在,就要回顾我们的过去。而我们人类共同的历史,同样可以这样表达:了解我们曾经是谁,是了解我们今天是谁的重要依据。
谈到这里,难道我是在说:认识自我是一种心理指引,让我们与真实的自我建立一种更有意义、更充实的关系吗?其实也没错,但绝对不是以一种传统的方式。我是想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心理学书,而是一本带有心理学倾向的历史书——换句话说,这本书描述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关键时刻,强调了对于“自我”的不同定义,是如何促成价值观和理想的创造的,而这些价值观和理想,几个世纪以来塑造并推动了人们的选择和行动,乃至社会的构成 。
我之所以选择这种特殊视角,是受到了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福斯特尔·德·库朗日的启发,他认为,如果没有对人类性格的本质和发展给予同等重视,那么单单回顾事实不足以充分地看待历史。这个观点告诉我:历史是一幅复杂的挂毯,由事实编织而成,也由我们人类强加于这些事实上的叙述编织而成,用来尝试理解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经历的现实。
这本书不是什么学术论文,而是给非专业读者的指南,他们虽然真诚地想探索过去,但常常畏惧于学术研究的复杂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情况只是在变得更糟: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越来越被忽视,对许多人而言,理解西方早期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难,并且令人沮丧。
为了消除这种困惑,使这本书尽可能浅显易懂,我选择规避专业方法上那种典型的过细风格,而是提供一种跨学科的综述,虽然简化,却仍然提供了主要历史和文化模式的综合信息。为了使这一讨论更加易懂,我还会提到许多关于视觉艺术的内容。这种选择基于一种事实:几千年来,至少在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之前,视觉艺术是唯一可行的大众传播手段,能够向大部分文盲人士传播政治上的优秀典范,当时的哲学或宗教意识形态,被认为最适合作为人类的榜样。
我们将探讨一个重要主题:当我们审视不同时代所培育的理想时,它涉及传奇和神话事实的反复创造——为了激发灵感,传统所培育的叙述往往过于强烈,以至于我们无法严格地检测其可信度,正如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神话就是从未发生却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首先,请允许我带你回到古希腊的德尔斐(Delphi),那里的人们向阿波罗寻求(to appear)神谕。他是希腊的理性之神,也是唯一愿意回应异教徒询问的神祇。
我使用了“to appear”这个词组,是因为阿波罗神谕是模棱两可的,而非启示性的,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指引,只是提供了隐晦暗示和零散信息。这些话就像他的信使、名叫皮提亚的女祭司的话语一样模糊、令人困惑,皮提亚是在神志恍惚的状态下为阿波罗传话的,她声称自己被神附身了。神谕的矛盾之处是,它迫使人们去解释那些含糊不清的话语,寻求到的神谕就又含蓄地回到了那些寻求它指引的人的心中。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被间接地引导使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来思考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挑战和答案,而不是求神清楚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这一明智策略的关键,体现在阿波罗神庙上方铭刻的一句格言当中——“认识自我”。其基本含义是:由于你赋予生命的意义就是推动你行动的动力,所以当你在问自己该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到底是谁。
从古至今,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千百年来交出的种种答卷,就证明了这一点。
以我们现代的身份认同为例。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我们会告诉他:要去寻找那些使你成为特别的、有创造力的人的天赋和品质。并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发展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identity),一个人才能成为以社会为代表的“更宏大的自我”中的一员。
如果听到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例子,早期的希腊人或许会被吓得不轻。在古希腊人看来,把终极价值归于关注个体自我而非集体自我,这种选择和偏好,就算不是天方夜谭,至少也是严重不道德的观点。对于古希腊人而言,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是地理位置,也是他的家庭和社区所在,因而也是他身份的首要来源。你出生的地方和你所属的社会群体决定了你是谁,因而也决定了周围人对你的期望。今天,我们对“认识自我”的理解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与那种旧时心态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认识自我”的命令,本质上是指你应该借助理性的指导,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履行你作为社会一员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这种戏剧性解释上的巨大差异,可能会让我们误以为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这本书将会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我们的天平已经明显偏向单一的自我,但在个体和集体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仍是当下存在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这告诉我们,尽管历史的模式不断演变,但身份的概念始终涉及两个基本方面:我们各自是谁?我们彼此间的关系是什么?
另外,它在西方文化史上激起了无休止的争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当他公开宣称人类是一种“政治动物”时,我们难道是天生倾向于与他人一起生活?或者,社会是一种有用但彻底不自然的工具,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生存的概率而被创造和维持的?尽管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或许已经得出),但是我们都同意,即使我们认同了社会倾向性出于本能,但这种本能与支配蚂蚁和蜜蜂生活的僵化不变的集体协作精神毫不相干。事实上,我们过于人性化的倾向,即偏袒、自私,远远高于我们的共同目的,而这始终是建立一个完全和谐的社会最大障碍。
当然,在早期历史上的较小却有文化凝聚力的群体中,让个人与社会所代表的更宏大身份保持一致,要比在全球化和技术相连的世界中自由、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现实中容易得多。鉴于这种复杂性,培育一种具有公民意识的身份认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困难,正如我们在当今世界的观点和思想的两极分化中所见。
到底该怎么做呢?这本书没有假装对这样一个难题给出答案。本书提出的所有建议,是回到历史的早期,试图重新发现我们当代人格的基石。我相信,只有探索祖辈看待我们内心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为处理我们天性中的矛盾而展开的叙述,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还有,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即使这本身不能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提高我们审视自身的关键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必须的清晰度(哪怕不多),以便我们找到一个最佳途径,以更有成效和积极的方式迈向未来。
本书分为五部分内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早期、中世纪晚期、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第一部分探讨了古希腊人的信仰,即“人是一种介于动物和神之间的生物”。理性,被认为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品质,其目的是通过控制所有的激情,来维持一种关键平衡,包括过度膨胀的自傲和野心,希腊人将其定义为“傲慢”。从荷马史诗到城邦的发展,再到哲学的诞生与民主制的建立,希腊人建立在对人类理性的理解基础上的巨大信念,造就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文明之一。然而,尽管希腊人尽其所能,但他们也在文化中埋下了一些最顽固的偏见和歧视的种子——比如贬低所有非希腊人,称他们为“不文明的野蛮人”(事实上,希腊借鉴了许多更古老的近东文明,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并将某一性别的品质归因于理性概念。理性是一种只有男性才可拥有的品质,女性则被彻底地排除在外,她们被视为性快感的象征,是物质身体的无理性激情和欲望的化身。希腊人认为女性的心智太过脆弱,无法驾驭身体的冲动,这种观念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长期的影响。禁止妇女参加所有社会和政治活动,是这种偏见的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virtue”(美德)一词源自“vir”,拉丁语意为“人”,而“hysteria”(歇斯底里)一词使用至今,用以表示情绪不稳定,它源自“hystera”,希腊语中的“子宫”。
希腊哲学传统所确立的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合理确定整个宇宙由谁统治:正如心灵统摄着身体,宇宙被认为是从一个神圣而卓越的理念中获得和谐与秩序的(希腊语的宇宙写作kosmos,意为“秩序”)。为了与这种神圣的力量和谐共处,人类必须对自己和社会采用同样的规则,即调节自然界其他方面的和谐合作。这种观点,导致希腊人强烈地鄙视一切暴君和独裁者:那些轻视判断和理性的人,傲慢地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社会。讽刺的是,城邦时代的结束恰恰是由古典时代最恐惧的东西带来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君主专制主义的兴起。
第二部分描述了希腊城邦(polis) [1] 的概念对罗马征服者的巨大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人作为一种理性存在,只有通过城邦所要求的军事、公民和政治参与,才能拥有完整的人性。对希腊人和罗马人来说,只有充分地发挥公民的作用,发挥其内在的才能和潜力,才能实现文明(civilization),这个词源自拉丁语的“城市”(civitas)。
在罗马整个历史上,大多数政治思想家都认为理想社会最佳的例子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随着奥古斯都政权的崛起和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共和国时代结束了。奥古斯都给人的印象是,他的统治并没有与罗马时代早期的精神相悖,而是一以贯之,他试图向臣民灌输一种信念:在他的领导下,罗马将完成它作为世界统治者的命运——这是众神赋予这座城市的角色,以表彰它在法律、文化和文明上的伟大贡献。尽管罗马作家和艺术家的叙述大大推动了这种正面的形象,但它并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尤其是自奥古斯都之后许多皇帝的腐败,直接导致了维系罗马的伟大道德结构的瓦解。
第三部分,分析了在野蛮人入侵和西罗马帝国沦陷引起的浩劫之后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也受到了希腊文化传统和东方教派神秘主义的极大影响)。希腊人和罗马人,包括亚里士多德乐观地相信人类是理性的,天然倾向于与他人共存以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基督教强烈地反驳了这一观点,他们肯定人类在亚当和夏娃的原罪之后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害,如果没有信仰的协助,人类就无法行使自己的职责。罗马的沦陷就足以证明,由于人类的罪恶和缺陷,任何建立一个完美社会的尝试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人类的利己性总是会战胜集体性,而仇恨会战胜同理心和正义。在这种新的、悲观的心态下,世界变成一个充满悲伤和苦难之地,一个审判罪恶的人类的地方,神会在世界末日审判他们。随着宗教在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根深蒂固,教会填补了世俗国家留下的空白,承担了领导和标杆的角色,除精神作用外,还包括了在文化、政治、行政和体制上的作用。
第四部分展示了弥漫在中世纪早期的悲观情绪是如何在11世纪开始消散的,当时,随着野蛮人入侵的结束,欧洲逐渐迎来了一段和平与繁荣的时期。那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城市的重生和新商人阶级的兴起,他们渴望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而不受以前封建时代由贵族领导的等级制度的束缚。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