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会硅谷创新思想在人才培养中的STEAM理念!
深度剖析人性思想在STEAM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合实例展开介绍硅谷先进企业与教育机构对于创意和创新的重视程度。
创意设计的五个步骤、STEAM教育的五大特征、具有创新思维的三种STEAM人才……
读罢本书,你将会对STEAM人才培养的方式及未来了然于心。
————————————
在本书中,笔者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汇总所见所想,围绕STEAM这个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话题,既有对硅谷最新动态的介绍,又有对STEAM精神如何体现的思考,并对今后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及教育方针进行了探讨。
全书还将从三个角度审视STEAM精神:
首先,STEAM人才必须是21世纪新型人文主义者,他们要把重视人性奉为核心思想,并且持之以恒地对此展开探索;
其次,STEAM人才要时刻保持创造性思维,坚持不懈地推动创新发展;
最后,STEAM人才还要勇于跨越各种学科和领域,在工作中巧妙设计、发挥想象力,进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行为模式。
作者介绍
【日】杨·吉原麻里子
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院毕业,留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后获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从事创新制度与人才的国际比较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教育设计。
【日】木岛里江
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后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致力于面向女性、贫困人士及少数群体的教育政策的研究等,为世界银行提供咨询服务。
部分摘录:
后信息化时代需要哪类人才 审视当今世界所处的环境,我们正在迎来新的变革期。
伴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类信息和知识得以共享,人与物实现互联互通,由此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值。机器人科学、脑科学研究等尖端领域取得显著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遗传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这不仅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历史可以追溯至大约500万年以前,迄今为止已经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变革。从磨制石斧、采集狩猎的原始时代迈入居有定所、集体劳作的农耕时代,又以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进程,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所蕴含的价值远胜于单纯的生产及物品流通。
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继狩猎社会(Society 1.0)、农耕社会(Society 2.0)、工业社会(Society 3.0)和信息社会(Society 4.0)之后,社会发展进入第五阶段,即超智能社会(Society 5.0)。
基于这个定义,今天的我们正处于从信息社会到超智能社会的过渡时期。今后的努力方向应当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即打造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高度整合的系统,进而实现发展经济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共存共荣。
如今,在语音及图像识别、翻译等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和人类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不远的将来,在标准化作业以及部分涉及逻辑分析的业务领域,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会取代人类。
2018年10月末,老牌拍卖行佳士得(CHRIS-TIE’S)首次拍卖人工智能画作,轰动一时。此前该人工智能曾被输入并学习了15000幅出自名家之手的肖像画,这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科技进步的可能性,堪称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也同时宣告着,一个重新审视人与机器、人性和技术的时代的到来。
《如何避免被机器人抢走工作》《使用AI还是被AI利用》等激起热议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端,对于今后人才培养及教育的发展方向,世人也是争论不休。
狩猎社会推崇身强力壮的人才,以此确保其能捕获更多的猎物;农耕社会则更强调生活规律、集体行动;在工业社会中,能工巧匠更受欢迎;在信息社会中,会整合信息与数据的分析型人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迥然不同,超智能社会自然也需要能够适应其发展的新型人才(即人才5.0)。
那么,新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为了将尖端技术引入各行各业,进而实现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举倾国之力培养人才势在必行。
围绕培养超智能社会所需人才的议题,日本文部科学大臣曾召开研讨会。在2018年6月发布的相关报告中,新型人才的理想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即“或是创造、发现具有突破性的新知,以此作为技术革新和价值创造的源泉;或是将新知与社会课题紧密结合,打造新型平台,创造新的产业”。
后信息化时代需要开拓新的事业,并以此形成新的价值或服务。对于原本掌握编程和数据分析等技能、善于发现新课题的人才来说,丰富有助于解决课题的工程知识、艺术联想和创意设计也是这个时代的新要求。
然而,今后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都有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当为下一代提供怎样的教育?现在对此恐怕很难作出具体且准确的回答。
引领未来的硅谷 对于未来的教育方针及人才的理想形象,日本社会莫衷一是。是采用“填鸭式”教学还是宽松型教育?侧重文科还是理科?招聘时倾向于不需培训即可立刻上岗的成熟人才,还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新人?此类探讨由来已久,无论教育界还是产业界均争论不休,且未能形成共识。
另一方面,将视线投向日本之外。日本力图打造生机勃勃的后信息化社会,而在现实中,被誉为“创新工厂”的美国硅谷无疑是这个愿景的最佳代表。谷歌、脸书等国际知名企业云集于此,无论是信息科学等先进技术的研发,还是下一代人才的培养,硅谷毫无疑问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硅谷式奇迹”频频见诸报道,相信读者对此也是多有耳闻。硅谷并非一座城市,而是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区域,其以连接旧金山和圣何塞(San Jose)的半岛为中心,吸引大量企业聚集于此。
以硅为原材料的半导体产业在该地区盛极一时,硅谷之名由此而来。在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半导体热潮退去后,硅谷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计算机和软件的天下,各类电子设备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雅虎(Yahoo)、易贝(Ebay)、贝宝(PayPal)、谷歌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兴起。步入21世纪更是百花齐放,新兴产业应运而生,例如以脸书、推特(Twitter)、领英(LinkedIn)为代表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ociety,SNS),支持在线媒体播放的网飞(Netflix)和潘多拉(Pandora),提供共享服务的优步(Uber),以及研发电动汽车的特斯拉(Tesla),等等。
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家们齐聚硅谷,他们志存高远、一掷千金,也使得该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根据美国民间组织硅谷合资企业协会(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JVSV)下属地区研究学院的调查统计,2002年至2015年期间,在硅谷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增加了20%,具有科技领域背景的专业人才数量占总人数的25%。2017年,硅谷地区(含旧金山)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249亿美元。根据美国老牌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的分析报告,当年全世界的同类投资总额为1550亿美元。由此可见,仅硅谷地区的投资总额就占全世界同类投资的16%左右。
强强联合的世界一流教育机构和企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的天使投资,财大气粗的风险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富有创业精神的工程师及知识产权专家,吸引大批移民的美国西海岸之风,面向亚洲、门户大开的独特地缘优势……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得硅谷成为汇聚人才的沃土,进而打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
即便在日常生活方面,硅谷同样也走在世界前列。
笔者学习和生活所在的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每天耳闻目睹的情景像是发生在未来世界。
在街上随时能见到戴着智能手表的商务人士,他们一边娴熟地在智能手表上处理着信息,一边等待在手机软件上预约好的车。车头架设了摄像机的无人驾驶汽车全天候准确无误地穿梭于道路间,而骑着太阳能电动车上学的高中生也并不少见。进入购物中心,不经意间便与巡逻的机器人保安擦身而过。在医院里,医生们借助智能眼镜分析病人的病情,还可以通过语音给智能眼镜下达具体的指令。
搭载最新技术、舒适且安全的智能家居深受千禧一代(1)的青睐。面向有老人的家庭的设计更是尝试深化人工智能,巧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演算老人跌倒的可能性,把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这一切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尖端科技的实验室,因此要问世界上哪里会率先实现超智能社会,硅谷当仁不让。
活跃于硅谷的超级精英 随着产业集群(2)的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云集硅谷。通过创业股票期权一跃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传奇在硅谷时有发生。据统计,全美人均年收入为61000美元。基于硅谷合资企业协会的统计,硅谷高端人才的平均年收入约为全美平均水平的2倍,IT产业从业者的收入更是高达全美平均水平的近3倍。
振奋人心的经济发展状况、温暖怡人的地中海气候、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加之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机构及人际网,硅谷吸引全世界的精英纷至沓来。
如今的硅谷盛行着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且在精英中的佼佼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便是本书的主题,也即今后社会人才培养的核心——STEAM。
近年来,硅谷式创新频现,大有跳出IT产业的态势。借助最尖端的技术,各类奇思妙想得以实现,涌现出不少耐人寻味的可喜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