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余秋雨解读中国文化(套装5册)-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022年6月23日

简介

⭐《老子通释》: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里程碑新作,也是写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入门读本!
全书通述《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通析每章每节的内在逻辑,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通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和分歧,通考各种版本的阙误和修正。整体上以平易通达的散文写成,释译之间兼具严谨与诗意,足以让当代生命与千年文本互相滋润。
⭐《周易简释》:余秋雨2021重磅新作!豆瓣评分8.2!解决当代人读《周易》的大痛点:难懂!提炼当代人读《周易》的大价值:应变!只有懂得变化之道,才能从容应对未来!
以简疏自由的叙述,引领读者巡览《周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文辞,以现代观念对《周易》的认知方法、思维方式、忧患意识、人格期许等进行阐释、提炼。
《周易》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卦爻辞中隐藏着怎样的认知方法与生存哲学?对《周易》具有提纲挈领意义的系辞应该如何解读?历代圣哲孔子、朱熹、王夫之等人如何理解《周易》?余秋雨以散文、书法为杖,带你攀援《周易》这座遥远神秘的高山,领略不一样的古典风景。
⭐《君子之道》:作者亲定版,新增“君子之道六十名言”,独家解读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出版后畅销不衰,在海峡两岸引发热议!
全书系统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为人与处世、名誉、自由的关系;阐述了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同时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了解各国智者如何看待人生、看待岁月、看待死亡,以君子之道探讨人生之道。
⭐《北大授课》:难以忘怀的四十八堂文化课,余秋雨心中的中华文化史定本!
第一部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但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第二部分以四十八堂课串联起中华文化从鸿蒙阶段到五四运动的发展脉络,余秋雨先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跃动着思辨的精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重新选择和发现。走进北大,跟随余秋雨,开始激荡人心的中华文化之旅。
⭐《冰河》:首部长篇小说,浓缩上千年世态人情,以传奇故事回答何谓“君子”!
余秋雨首部长篇小说,具备惊人美丽的女子孟河在一次“淑女乡试”中拔得头魁,引来大批追求者,然而她暗中女扮男装,乘船踏上了去京城寻找生父的路途。途中,船只突遇冰雪,众人遭遇生死攸关的求生考验,引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也留下一段沉香般的爱情传说。

作者介绍

余秋雨
作家、学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自本世纪初年开始,他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反响巨大。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现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部分摘录:
第一章面临着特别的麻烦。因为老子知道,自己现在着手的,并不是一部普通的著作,而是一项开创性的精神构建。那么,一开头,就必须呈现出主题和高度。但是,字又不能太多,他为自己定下的文字风格是诗化格言。用短短的诗化格言来开启这么一扇重大门户,难度可想而知。
主题是道。道是什么?必须给一个合适的名。这本是最不能跳过去的“定义巨障”,却被老子用幽默的方式跳过了。他一上来就说:
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你看,刚刚呈现出主题,就立即表示,这个主题说不明白。加给它任何名,也说不明白。初一听,很像是“开局之谦”,来反衬后文的论述,但这不是老子的做法。在老子看来,不仅文章的开头说不明白,而且直到文章的结尾也说不明白。不仅自己说不明白,而且别人也说不明白。不仅现在说不明白,而且永远也说不明白。
说不明白怎么成了主题?这就一下子由幽默引向了深刻。老子呈现的,是一种伟大的不可知。他甚至认为,只有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才能通向真正的伟大,才能靠近他心中的道。
当然,世上也有不少可知、可道、可名的对象,但只要触及重大命题,例如天地的起始、万物的依凭,就会进入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的鸿蒙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一切都处于“若有若无”之间。“若有若无”的状态如果往大里说,也会引出一对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无”和“有”的哲学定位。老子说,“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凭。“无”,产生奥秘;“有”,产生界定。
——说到这里已经很复杂,需要我们在今后慢慢消化。老子似乎也知道已经太深,因此又急着告诉大家,正是这种“若有若无”、“知而未知”,构成了天地的玄妙。而且,就是在这玄妙中,隐隐约约看到了道。
至此,可以把这一章的原文和译文完整地呈现一下了。
原文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的译文是——
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无,是天地的起点。
有,是万物的依凭。
所以,我们总是从“无”中来认识道的奥秘,总是从“有”中来认识物的界定。
其实,这两者是同根而异名,都很玄深。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之门。
这一章对于“无”和“有”的论述,牵涉到艰深的哲学命题。老子既然匆匆带过,我们也不便多加论述,好在我在论庄子、论魏晋、论佛教的诸多著作中都有涉及。我特别希望读者在这一章中领略一种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的玄妙。
这种玄妙,与东方哲学的神秘主义有关,却又并非局限于东方。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会承认,一切最奇妙的创造,必定出现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因此,一切最佳的作品,必定包含大量玄妙的未知。
玄妙的未知,也指向着无穷的未来。我自己,每次得知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新发现却又无法做出判断的信息,例如黑洞、暗物质、不明飞行物、量子纠缠等等,总会在心中默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句子。两千五百多年间对于玄妙未知的巨大惊讶和由衷谦卑,一脉相承。而且,还会承续到永远。
我觉得,老子一开篇就以玄妙的未知来为道布局,实在是高超之至。对于道,后文还会不断讲述,但是第一个照面却是那么烟云缥缈的神奇,太有吸引力了。
也许不少读者会感到深奥,但是,起点性的深奥一瞥,反而会增加悬念。不管怎么说,人们对全篇的第一字“道”,已经放不下。
近现代的研究者们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总希望用各种“名”来把“道”解释清楚,诸如“宇宙本体”、“普遍规律”、“原始正义”、“终极掌控”等等,越说越乱,又反过来责备老子在概念运用上过于纠缠混同。读到这些论著,我总是哑然失笑,心想他们怎么会没有看到老子的第一句话,或者假装没有看到,居然想把玄妙的道作践得如此离谱,实在是太自负,又太乏味了。
至于“道”这个概念的历史由来,倒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我在众多研究者中比较看重童书业的看法。童书业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迷信具有人格意义的神、鬼、灵。但是,大量的事实教训使智者们渐渐怀疑这种迷信,就把人的变化归结为“命”。“命”是泛神论的,不再黏着于单一的神、鬼、灵,而古代思想家又进一步把“命”的概念抽象化,产生了“道”的观念。(参见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童书业的“三段论”显然包含着对远古时代的合理猜度,但我只是觉得,从神、鬼、灵的迷信,到“道”的观念,未必转经“命”的概念。因为“命”是个人化的设想,而“道”是超越人“命”的宏观思维,反倒与原始宏观有一种气象上的呼应。
顺便说一下,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句读”方面的历史争议,其实也就是标点符号的点法。究竟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好呢,还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好?一个标点,牵涉“无”和“有”是不是一个独立概念。王弼是主张“无名”、“有名”的,王安石是主张让“无”、“有”独立的。历来各有偏向,而我则主张,两者皆可,区别不大,顺语气就好。我在翻译时,两种都曾采用。

下载地址

下载